胃潴留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恶性肠梗阻出现频繁而早,临床上患者通常无
TUhjnbcbe - 2022/8/8 17:33:00
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837448.html

导语:通常高位恶性肠梗阻出现频繁而早,低位恶性肠梗阻呕吐出现少且晚。不完全肠梗阻可有排便、排气,完全性肠梗阻可出现排气排便停止,并且梗阻越靠近肛门,排气排便停止越早越明显。晚期肿瘤伴恶性肠梗阻患者因慢性消耗,无法饮食,营养状况较差,出现消瘦、贫血等表现;水、电解质丢失,会出现皮肤干燥、弹性差、尿少等脱水症状。

01恶性肠梗阻患者治疗的主要目的,主要是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1、影像学检查

视诊:可见腹部膨隆,低位肠梗阻肠形明显;触诊:若是肿瘤占位、堵塞引起的机械性肠梗阻,往往可触到相应的肿物,触诊过程中需观察患者有无腹肌紧张、压痛及反跳痛,协助判断有无腹膜炎、肠穿孔。

叩诊:肠管扩张时叩诊可闻及鼓音、浊音,腹部肿块叩诊可闻及实音;听诊:有肠鸣音亢进或气过水声。当出现中低位直肠肿物堵塞性梗阻时,直肠指诊的运用也非常重要。

2、治疗

恶性肠梗阻治疗的主要目的是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其次再考虑肿瘤疾病治疗问题。缓解临床症状包括减轻疼痛,减轻恶心呕吐,恢复排气排便,恢复经口饮食,等症状缓解后,再使患者回到既定的抗肿瘤治疗方案中。恶性肠梗阻西医治疗有手术治疗、内镜治疗、内科治疗(包括一般性治疗和药物治疗),下文着重介绍内科治疗。

(1)一般性治疗

一般性治疗有胃肠减压、禁食水等,药物治疗包括对症治疗(止呕、止痛)、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激素类药、抗分泌药、全肠外营养、化疗、分子靶向治疗等,药物剂量及给药途径因人而异。

大多数恶性肠梗阻患者不能口服给药,多数选择静脉给药,也可选择皮下注射、经直肠或舌下途径给药。恶性肠梗阻患者应尽早采取禁食、禁水和胃肠减压,不可因梗阻类型为不完全性肠梗阻而忽略。

(2)胃肠减压

胃肠减压是临床非手术治疗肠梗阻的重要有效方法,包括鼻胃管(NGT)和肠梗阻导管。因传统鼻胃管受长度的限制,往往只能达到胃中部,并且胃管前端的侧孔很容易贴附在胃壁上,胃肠减压效果欠佳,所以NGT仅推荐用于暂时性减少胃潴留的恶性肠梗阻,长期使用NGT易产生胃黏膜糜烂、出血、吸入性肺炎、食管炎等不良反应。

肠梗阻导管构造特别,侧孔大、亲水性好,利用注水气囊的重力作用和肠道蠕动,不断在肠道中前行,到达梗阻部位的近端不断吸引液体或气体,有效降低肠管内压力从而减轻腹胀,减轻肠壁水肿,减少细菌*素移位,改善肠腔壁血液循环,以尽快解除梗阻症状。肠梗阻导管常见的并发症有咽部不适、肠出血、肠穿孔等。

(3)止呕药

止呕药有促胃肠动力药和中枢止呕药,促进胃肠动力药为如甲氧氯普胺适用于不完全性肠梗阻,对完全性机械性恶性肠梗阻不推荐使用。中枢抑制药作用于止呕中枢发挥作用,一种为抗精神类药,如氯丙嗪、异丙嗪、氟哌啶醇等,另一种止呕为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

5-羟色胺(5-HT)受体拮抗剂如赛克利嗪等,不仅能止呕还能抑制肠道分泌;5-HT3受体拮抗剂有较强止呕作用,5-HT3RA对急性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控制率可达52.9%~68.8%,临床广泛运用于手术和化疗所致的呕吐。但5-HT3RA能引起肠管扩张,造成腹胀症状加重,临床对恶性肠梗阻的运用应慎重。

(4)阿片类药物

阿片类药物能很好控制恶性肠梗阻腹痛,临床可选用羟考酮、美沙酮、吗啡、芬太尼等,对不完全性肠梗阻可予以口服,对完全性肠梗阻可以采取吗啡皮下或肌肉注射,或者芬太尼透皮贴剂外贴等。

针对恶性肠梗阻的止痛治疗,近年来研究发现芬太尼和美沙酮胃肠蠕动抑制作用比较弱,另外有研究表明,芬太尼主要与中枢阿片受体结合,不经过胃肠道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极少与胃肠道阿片受体结合,从而减轻胃肠道相关症状,不会加重梗阻程度。

当腹部出现绞痛阿片类镇痛效果不佳时,可以辅助运用抗胆碱类药物,包括氢溴酸东莨菪碱、山莨菪碱等,研究证实抗胆碱类药物不通过血脑屏障,不会引起阿片类的精神不良反应。另外有报道,因非甾体类镇痛药对消化道有潜在*性,可能出现溃疡、出血,甚至消化道穿孔的风险,临床应谨慎使用。

(5)激素类药

临床激素类药常选用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不仅有利于局部肿瘤浸润或淋巴结转移导致水肿的消退,也有利于肠壁炎症的消退。临床常用地塞米松或甲基强的松龙,临床研究发现肠梗阻初期3~5天内使用激素冲击未见*性反应。

但也发现糖皮质激素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可能诱发感染或使体内潜在病灶扩散,其还会造成负氮平衡,延缓肿瘤术后伤口的愈合,临床使用要权夺利弊,恶性肠梗阻合并消化道溃疡、感染、高血压、心衰及血栓性疾病时要慎重使用。

02了解中医治疗的方法,尽早地辅助汤药内服能缓解临床症状,需重视

1、中医内治法

中医内治法是汤药经过口服或胃管注入从胃肠道吸收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治疗方法,针对恶性不全性肠梗阻早期或者已行NGT/肠梗阻导管置入的患者,尽早地辅助汤药内服能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恶性肠梗阻患者多处于癌症晚期,大多数是经过手术、放化疗治疗的,其病机特点为以正虚为主,兼杂瘤*邪实,故治疗时要兼顾补虚和除邪攻下。

2、医外治法

恶性肠梗阻患者肠壁水肿和肠腔内压力高,中医内治法会加重胃肠道负荷,影响胃肠功能的恢复,中医外治法能在减轻胃肠道反应和促进饮食恢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中医外治法分为非药物治疗与药物治疗两大类,非药物治疗有针灸、按摩等。

药物治疗是采用中药进行灌、敷、贴灸等。晚期肿瘤并恶性肠梗阻患者常伴有肿块、癌痛、腹水等,中医外治法还可抗癌消瘿,改善癌痛,控制腹水,也能减轻手术、放化疗等不良反应,临床运用广泛。

结语:近年来针对恶性肠梗阻,在现代医学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取得较好效果。中医疗法分内治法和外治法两类,中医内治法是中药汤剂经口服或胃管注入的方法,多用于不完全性恶性肠梗阻患者,常引起相应的胃肠道反应。

1
查看完整版本: 恶性肠梗阻出现频繁而早,临床上患者通常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