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科学最新发现:
新器官——人体的间质组织
怎么观察到的——常规的内窥镜检查中偶然取得的,然后还意外发现其他组织里都有
为什么以前没有发现——以前的解剖方式破坏组织
特征:“流动液体高速公路”,充满流体、包裹全身各个组织
有什么用——有利于治疗水肿、癌症
古中医描述:
《*帝内经·灵枢·本输》:“三焦者,中渎之腑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腑也,是六腑之所与合者。
《*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意即:三焦是象沟渠一样行水的器官,水道由此而出
《中西汇通医经精义》(清唐容川):“焦古作膲,即人身之膜膈……网油(膜)即三焦也,上胸下腹,均从网油(膜)连及,以为脏腑之道路。”
年3月28日,美国科学家宣布发现了人体内一个未知的器官。
这项发现首先在ScienceReports即《Nature》杂志上的科学报告里刊登,报告中科学家首次建议将人体内的间质组织归为一个完整的器官。也就是说,它拥有独立的生理作用和构成部分,并执行完成着特殊任务,如人体中的心脏、肝脏一样。
“新器官”是如何被发现的?
这项发现是在常规的内窥镜检查中偶然取得的。研究人员在做内窥镜检查时将微型摄像头伸入到人体胃肠道,观察到患者消化系统中的微观情况。本以为会发现被坚硬且致密的组织壁包围的胆管,但他们却发现了奇怪的、无法解释的情况。他们将这项发现提交给了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的病理学家NeilTheise。
充满液体的通道可以为我们的器官提供缓冲。
图像来源:CNRI/SCIENCEPHOTOLIBRARY
当Theise使用相同的显微内镜设备观察自己的鼻子皮肤时,他发现了相似的结果。对其他器官的进一步研究表明,这些模式是由一种液体通过身体各处的“管道”流动而成的。人体含有大量的液体,一半以上在细胞内,七分之一在心脏、血管、淋巴结和淋巴管中,其余的被称为间质液。Theise推测,身体中的每个组织都被这个充满流体的间质网络所包围,这些间质组织事实上形成了一个器官,它遍布全身。
这个器官的作用
“流动液体高速公路”:这些互相连接的间质所处的位置包括皮肤表层下方、沿着消化道、肺和泌尿系统、围绕动脉、静脉和肌肉之间的筋膜,组成了人体内组织液的循环通路。
“减震器”:该团队推测,这个器官中所含有的液体总量大约占了人体体液的五分之一。Theise说:“我认为它们起到了减震器的作用。”
癌细胞运输:除了保护器官的同时,该网络也能够帮助癌细胞转移。当Theise的团队观察侵入式癌症患者的组织样本时,他们发现癌细胞会通过这些管道离开最初的组织,这些管道会把它们带到淋巴系统。研究人员证实,淋巴液产自间质网络,且对引发炎症的免疫细胞的功能至关重要。Theise说:“一旦它们进入淋巴系统,就像是进入了滑水道一样。我们又有了关于肿瘤扩散机制的新观点。”“间质组织”的发现意味着新的癌症检测和诊断技术即将出现,“间质组织”液体中是否出现了癌细胞以及癌细胞含量,或将成为癌症诊断的重要依据。“这项新发现有机会推动癌症治疗药物的重大进步。”Theise和同事们认为这种器官也可能涉及其他问题,包括水肿(一种罕见肝脏疾病)和其他炎症疾病。
图像来源:《ScientificReports》
那为什么科学家一直没有发现间质组织?
对于每天在显微镜下工作的科研团队,他们很难相信竟然现在才发现间质组织的存在。原来让“间质组织”逃脱科学家们法眼的罪魁祸首竟是传统的人体组织研究方法。长期以来,科学家在解剖过程中,无意识的破坏了间质组织的结构,当间质组织中的液体被排空,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室,它们仅是一层简单的连接组织,自然而然,科学家从未意识到它们的存在。
图像来源:《ScientificReports》
古人对三焦腑的认识
古代医学六腑之一:三焦《*帝内经·灵枢·本输》:“三焦者,中渎之腑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腑也,是六腑之所与合者。
《*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决"——管理疏通
"渎"——沟渠,下水道
"水道出焉"——水液出入的通道
三焦: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脏腑
《千金要方》:“三焦形相厚薄大小,并同膀胱之形。”
《医学衷中参西录》(清张锡纯):“三焦亦如膀胱之以膜为质,且与膀胱相连可知。而以膜为质与膀胱相连者,即网油也。”
《内经》中并未明确指出三焦的具体形质,但后世诸多具有求真精神的医家,均在《内经》这个宝库里找寻、分析进而界定三焦的具体形质,其中晚清中西医汇通的大医唐容川先生,就是其中的集大成者,他对三焦形质的界定,已然深入到了三焦之源头。下面我们就试着来一步步地揭开三焦“神秘”的面纱。
1.腑,传化物而不藏,可以用容器来形容。在胸腔和腹腔内部,除了胃、胆、小肠、大肠、膀胱这五腑外,为何遍寻三焦而不得,显然是方向上出现了偏差。有道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难经》谓三焦为“外腑”,当我们跳出胸、腹腔再来观察时,就会赫然发现,胸腔和腹腔就是一个比五腑更大的容器,把其他脏腑全部包罗其中。
2.三焦就是胸腔和腹腔吗?显然如此界定还比较粗放。只要有点解剖基础知识的都知道,胸腔壁和腹腔壁的肌肉内层表面,均覆盖着一层膜,处于其中的各脏腑,表面也都有一层膜包裹,而胸腔壁、腹腔壁肌肉内层表面包裹的膜(以下称“壁膜”)与各脏腑表面包裹的膜(以下称“脏腑外膜”)之间,存在腔隙,且其中布满热气。如果借用西医名词的话,这个腔隙就是胸膜腔和腹膜腔。
3.这个腔隙就是三焦的全部吗?还不尽然。构成这个腔隙的壁膜和脏腑外膜来源于哪里?除了壁膜和脏腑外膜,这个腔隙中还存在其他“膜”吗?——我们来看唐容川先生揭晓的答案:“焦古作膲,即人身之膜膈。三焦之根出于肾中,两肾之间有油膜一条,贯于脊骨,名曰命门,是为焦原,从此系发生板油,连胸前之膈(横膈),以上循胸中,入心包络(心包),连肺系上咽,其外出为手背胸前之腠理,是为上焦;从板油连及鸡冠油(肠系膜),着于小肠,其外出为腰腹之腠理,是为中焦;从板油连及网油(大网膜),后连大肠,前连膀胱,中为胞室(女为子宫,男为精宫),其外出为臀、胫、少腹之腠理,是为下焦。人身各脏腑,远近不一,实皆以膜相连。网油(膜)即三焦也,上胸下腹,均从网油(膜)连及,以为脏腑之道路,故曰胸腹者,脏腑之宫城也。”
行文至此,我们已然可以回答:三焦,就是人体胸腔壁、腹腔壁肌肉内层表面包裹的膜与各脏腑表面包裹的膜之间的腔隙(胸膜腔+腹膜腔),以及这个腔隙中存在的各种膜(借用西医名词,即包括但不限于胸膜、壁腹膜、脏腹膜、大网膜、肠系膜等)。
为何称“三焦”
1.先来说说“三”
三焦这个腔隙,从胸腔顶部到腹腔底部,纵向距离实在太长,所以按上中下位置对其进行了划分,横膈以上为上焦,横膈以下肚脐以上为中焦,肚脐以下为下焦。一般而言,上焦对应的是心、肺,中焦对应的是肝、胆、脾、胃,下焦对应的是肾、膀胱、大肠、小肠、子宫、精宫等。三焦如此划分后,因人们经常将各位置的脏腑与上、中、下三焦连在一起讨论,渐渐地大都只知道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肾膀胱了,以为三焦只是为了对这些脏腑进行位置划分而产生的概念,我在内景课学习三焦之前,就是如此认为的,所以这里需要正本清源。
“三”这个数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里具有非凡的意义,明代大医张景岳先生在其《类经附翼·求正录》中解释三焦时说“所谓三者,象三才也,际上极下之谓也。”由此,我不禁联想到《周易》中的“天、地、人”三才,而通过对三焦从上至下的位置划分,上焦连接着心、肺,肺如天空,心如太阳;中焦连接着脾、胃,脾胃属土象大地;下焦连接着肾、子宫、精宫,是化生精气孕育人之生命的至要之地。由此看来,三焦这个腔隙连通着人体躯干的“天地人三才”,直接关系到人体生理层面的和谐与否。
2、再来看看“焦”(前面已说过“膲”,这里纯粹谈右边的这个“焦”)
隹,《说文》曰“鸟之短尾之总名也”,而朱雀,应南方,火象,心之象;灬,搜狗输入“huo”就能找到这个四点底,它是“火”字的变形。《类经附翼·求正录》中说“所谓焦者,象火类也,色赤属阳之谓也。”
三焦源自两肾之间的命门,命门乃相火祖庭,处于下焦,命门相火布于三焦;而三焦和心包在脏腑关系上相表里,心包为心之臣使,附属于心,处于上焦,心包也司相火(这两个相火肯定有区别,待以后深入学习领会)。所以,焦字上面的“隹”可以让人联想到心包的相火,下面的“灬”可以让人联想到命门的相火;且在后天八卦的方位上,南方(上方)?,为心之卦象,心之君火以明,心包之相火以位,北方(下方)?,为肾之卦象,命门处两肾之间,命门相火为水中之阳、水中之火,而三焦这个大腔隙之中,热气布护,热气从何而来,从水火相合中来。
由此可见,一个“焦”字即已揭示出三焦与源头肾之命门以及相表里之脏心包的密切关系,让人不得不感慨汉字之伟大,真所谓“字里藏医”是也。(注同上。)
从有形的三焦腑进入无形三焦经
古人的智慧不可管窥蠡测,前人不仅研究了三焦有形的组织功能,还把其无形的气机功能研究的很透彻。分析如下:
《灵枢·经脉》曰:“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落心包,下膈,循属三焦;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
经络联系着五脏六腑,在它们之间建立联系,传递信息,也因其阴阳属性,成为天人之间信息传递的媒介,五脏六腑的阴阳和天地间的阴阳通过经络产生共振。如上,三焦经巡行路线与胆经相交相连接,而三焦经与胆经均为少阳经,即与天地间的少阳之气有关。因此,我们可以从“少阳”的角度进一步理解三焦。
唐容川先生在《伤寒论浅注补正》中对“少阳”有如下描述:“少阳者,天地生阳之气,从阴出阳,发生万物。少阳于一岁为春,属正二三月,于一日为寅卯辰时,皆阳气初出,发生之际也。盖天之阳气,当冬令亥子丑月,潜于地下*泉之水中,至建寅月阳气从水中透出于地,草木秉此阳气而萌芽发生,至卯月则阳气正畅,草木条达,至三月则阳气已旺,草木敷荣,于是由木令而交火令矣。观其出于冬而交于夏,为水生木、木生火之象,故少阳之初,水木之阳也;少阳之终,木火之阳也。盖水生木,为少阳之根柢,木生火,为少阳之极功。”中医学为天人合一之学,三焦属少阳,自然拥有少阳之特性,从阴出阳,为由阴转阳的中间阶段,兼有水火之性,与木密切相关。
间质组织VS三焦美国科学家研究出来的新器官“间质组织”的特性是身体中的每个组织都被这个充满流体的间质网络所包围,并形成了一个器官,遍布全身,互相连接的间质相当于“流动液体高速公路”。而所处的位置包括皮肤表层下方、沿着消化道、肺和泌尿系统、围绕动脉、静脉和肌肉之间的筋膜。
这些描述难道不是中医的三焦吗?三焦位于躯体和脏腑之间的空腔,包含胸腔和腹腔,人体的其他脏腑器官均在其中,是上焦、中焦和下焦的合称。三焦作为六腑之一,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为水液升降出入的通道。明确提出了三焦通行津液的职能,一切行水之道皆为三焦所主。行水之道与现代医学里描述间质的“流动液体高速公路”的特质一样。
在临床的治疗上能否证明三焦就是间质组织呢?(一)水肿从三焦论治
三焦具有行气通水的作用,若三焦阳气不行,气道遏阻,水道壅塞,则水液储留泛滥于肌肤、肿胀遂生。《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三焦病者,腹气满,小腹尤坚,不得小便,窘急,溢则水,留即为胀。”
三焦水道不利则不能气化津液,敷布周身,遂致水液运行障碍,四海闭塞,外不能泻于肌膜而为汗,下不得渗入膀肤而为溺,于是储留于体内而为病水。由于三焦和各脏腑之间的关系密切,所以不仅三焦自身病变导致水肿,而且其它脏腑机能障碍所引起的水肿,亦必然通过三焦气化功能失调这一环节才能发病。
三焦阳气不通,气机失畅水道不利是水肿发病的关键。三焦以通为用,故治疗水肿,必须通过调畅三焦,方能达到水去肿消之目的。
(二)癌症从三焦论治
《中藏经·论痈疽疮肿第四十一》指出:“夫痈疡疮肿之所作也,皆五脏六腑蓄*之不流则生矣,非独营卫壅塞而发者也”,认为肿瘤的发病与“蓄*”有关。三焦气机的升降出入失常,日久*邪积聚内,入络入血,从而产生“*”、“瘀”等一系列病理产物,运用温病学中的三焦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以逐邪攻*,又因癌瘤患者全身属虚,其手术及放化疗使之元气大伤,气血俱虚,在治疗中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立解*祛瘀、扶正抗癌为治疗大法。
跋1、研究人体的科学家开始转移研究方式:从以往的认“死”理,到注重研究动态的活体组织(南怀瑾老先生笑称生理学为死理学,因为他们的研究结论建立在没有生命一堆死肉上)。看似一小步,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从这种思路下去,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西方科学家最终会发现:他们以往忽略活动的人体“新”的组织——高速能量通道——经脉,因为这种组织只有活人身上才有。期待这一天!
2、三焦为六腑之一。关于它的有形、无形以及实质究竟是什么,历来争论颇多,迄今尚未取得统一认识,因而它的具体病变也很少明确指出,是否是科学家发现的新器官——间质组织,也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在此抛砖引玉,贻笑大方,欢迎大家赐教!
辛樸中醫學堂
琴禅武医
戊戌()辛樸堂课程总览
为每个家庭培养
“家庭首席健康官”
懂中医、用中医
护航家人健康
更多古琴、中医资讯
辛樸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