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潴留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医生提醒胃癌有4个早期表现,很多人误以为
TUhjnbcbe - 2025/5/18 17:53:00

胃癌是全球范围内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年全球新发胃癌病例超过万例,其中我国患者占比近40%。

尽管胃癌早期治愈率可达90%以上,但临床上超过70%的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这与早期症状隐匿、易被忽视密切相关。很多人将胃癌的“预警信号”误认为普通胃病,导致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一、胃癌早期症状,千万别大意

1.上腹部隐痛或饱胀感

这是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之一。患者常感觉胃部隐隐作痛,类似消化不良或胃炎,尤其在餐后加重。这种疼痛没有明显规律,可能持续数周甚至数月。

关键区别:普通胃痛通常与饮食不规律相关,调整饮食后缓解;胃癌引起的疼痛可能逐渐加重,且服用常规胃药效果不佳。

2.食欲减退和体重骤降

患者会突然对食物失去兴趣,尤其是原本喜爱的肉类变得难以下咽。短期内(如2-个月)体重下降超过原体重的10%,需高度警惕。

典型案例:50岁的张先生半年内瘦了15斤,自认为是“减肥成功”,最终确诊为胃窦癌。

.反复反酸烧心

胃酸异常分泌导致胸骨后灼烧感,常被误认为反流性食管炎。若症状持续存在并伴随吞咽困难,可能是肿瘤生长压迫食道的信号。

4.大便颜色异常

胃癌可能导致慢性出血,血液在肠道内氧化后排出黑便(类似柏油状)。需注意与食用动物血制品或某些药物(如铁剂)引起的黑便区分。

二、为什么这些症状容易被忽视?

1.症状的“欺骗性”

早期胃癌表现与慢性胃炎、胃溃疡等常见病高度相似,患者常自行购买胃药缓解,延误诊断。

2.症状的间歇性

部分患者症状时轻时重,甚至暂时消失,导致误以为“自愈”。

.健康意识不足

调查显示,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仅0%定期接受胃镜检查,高危人群筛查率更低。

三、如何科学筛查胃癌?

1.胃镜检查:金标准

通过内镜可直接观察胃黏膜病变,并进行活检。建议以下人群每1-2年检查一次:

-年龄≥40岁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有胃癌家族史

-长期吸烟、酗酒或高盐饮食者

2.幽门螺杆菌检测

这种I类致癌菌感染与胃癌密切相关,可通过呼气试验快速筛查,阳性者需规范治疗。

.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

CA72-4、CEA等指标可作为辅助参考,但需结合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

四、预防胃癌,从生活细节入手

1.饮食三要三不要

要多吃新鲜蔬果(富含维生素C、β-胡萝卜素)

要采用低温烹调(蒸煮优于煎炸)

要使用公筷防止交叉感染

不吃腌制食品(亚硝酸盐含量高)

不吃霉变食物(黄曲霉素致癌)

不吃过烫食物(65℃以上损伤黏膜)

2.根除幽门螺杆菌

国际共识建议感染者接受四联疗法(两种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铋剂),根除率可达90%。

.调节生活方式

-戒烟限酒(酒精直接损伤胃黏膜)

-规律作息(避免长期熬夜影响胃黏膜修复)

-控制体重(BMI保持在18.5-24之间)

五、这些高危人群更需警惕!

1.地域因素

辽宁、山东、福建等沿海高发地区居民风险较高,可能与饮食中盐摄入量高有关。

2.职业暴露

长期接触石棉、铅等有害物质的从业者需加强筛查。

.特殊病史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胃息肉患者属于癌前病变群体。

**参考文献**

1.《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版)》

2.WHO《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报告》

.国家卫健委《胃癌诊疗规范(2年版)》

1
查看完整版本: 医生提醒胃癌有4个早期表现,很多人误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