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52岁
胃癌,早期胃癌
早期胃癌内镜下ESD术(粘膜下剥离术),辅以抑酸保胃等治疗
住院7天,长期门诊随访
经治疗后刘大哥早期胃癌成功切除,术后无腹痛、黑便不适,目前病情稳定
初识患者那是去年国庆节过后的一天,刘大哥带着一大叠报告来到门诊找到了我,一进门就问道“医生,您快给我看看,我这平时没有什么不舒服的,怎么检查出来就得了胃癌了呢?”听到胃癌这个词,我的心里也咯噔了一下,赶紧和刘大哥仔细的了解了病史,原来刘大哥今年52岁,平时身体都还体健,就在1周前他的公司进行了年度体检,他加做了一个胃镜检查,结果发现在他的胃窦位置有一大小约1.0X1.5厘米的隆起病灶,在给予取了病理后考虑为胃窦高分化腺癌,所以当刘大哥领取体检报告的时候,体检科医生就赶紧就诊,于是找到了我。
得知刘大哥的病史及相关检查后,明确他为胃癌的诊断,故我也对刘大哥说道“您也不要太着急,根据您的胃镜来看,目前肿瘤的体积较小,咱们先住院再完善一些相关检查后,再根据病情给予相关的治疗。”
治疗过程在刘大哥住院后,我先给他做了查体,提示血压、心率等生命征都是正常的,心肺腹部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考虑刘大哥的一般情况尚可。为了更清楚的看清胃窦病灶粘膜的情况及侵犯深度,我给刘大哥做了超声胃镜检查,结果提示胃窦粘膜内癌的可能性较大,同时我也给刘大哥做了胸腹部增强CT,结果提示未见有肺部、肝脏等器官的转移灶,而且胃周也未见肿大的淋巴结,说明刘大哥符合进行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的治疗适应症。
我也将病情如实告诉了刘大哥及家属,同时也一并将内镜下手术的优点如创伤小、恢复快等,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出血、穿孔、感染等,均详细的告诉了他们,刘大哥及家属选择相信我们的专业技术,同意了进行内镜下的粘膜剥离术。在手术前,我也给刘大哥完善了血常规、凝血功能、传染病、心电图等检查,结果提示未见明显异常,考虑刘大哥未存在凝血功能异常、严重的心律失常等禁忌症的存在,故我为刘大哥安排了次日上上午的手术治疗。
第二天刘大哥在遵医嘱进行空腹8小时后,将他送至内镜室进行手术治疗,整个手术过程顺利,术中见胃窦一大小约1.0X1.5厘米的隆起病灶,使用黄金刀给予病变周边0.5厘米环周标记后,于粘膜下注射生理盐水+亚甲蓝,随后用黄金刀逐步切开病灶周围粘膜、粘膜下层,后使用黄金刀逐步完整剥离病灶,并使用热活检钳电凝创面的小出血点,考虑创面的面积较大,我们也给予使用了6枚金属夹夹闭创面,在观察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后,给予退镜。在手术完成后,我也马上来到内镜室外边,将手术成功的消息告诉了家属,他们悬着的心也放下了,握着我的手连声道谢。
在刘大哥麻醉苏醒后,将他送回病房,并叮嘱他要注意卧床休息,不可轻易下床活动,而且不能吃东西及饮水48小时,等观察病情平稳了,再逐渐开放饮食,同时治疗上可给予静滴奥美拉唑抑酸保胃、补液等对症处理。等术后48小时,查房时看到刘大哥无腹痛、黑便等不适,考虑他未出现相关的手术并发症,故给予刘大哥开始喝点温水、米汤等流质的食物,慢慢再过渡至半流质饮食。在术后约天左右,病理结果回报提示为胃窦黏膜内中-高分化腺癌,切缘均是干净的,而且脉管也未见癌栓,说明刘大哥的此次早期胃癌通过手术已经完整的切除,而且根据相关结果,考虑刘大哥后续也无需进行化疗治疗,只需要定期复查胃镜检查即可。
上图为患者的病理报告,提示为胃窦黏膜内腺癌。
治疗效果刘大哥住院后经过早期胃癌内镜下粘膜下剥离术后,成功的将早期胃癌完整的切除,而且在进食后也没有出现腹痛、黑便等并发症的出现,刘大哥及家属均对治疗效果很是满意,可给予办理出院手续,嘱其规律服药,定期门诊随诊。
医生感悟刘大哥在经过内镜下手术后,成功将早期胃癌切除,在术后半年我也给予刘大哥复查了胃镜检查,未见有胃癌复发及转移的表现,总体的治疗效果良好。通过该患者的治疗过程,我感悟到:
1.对于早期胃癌来说,大部分的患者都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少数患者会有腹痛、食欲缺乏、烧灼等不适吗,因此,早期胃癌的早期诊断较为困难,当因为明显症状而就诊被发现时,往往已是进展期。所以我这边也建议大家,可以和刘大哥一样,有机会的话可以进行常规的体检,特别是进行胃镜检查,做到早期胃癌早发现,早治疗。
2.对于早期胃癌来说,如果相关检查提示无淋巴结转移的情况下,进行内镜下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无需进行外科手术即可达到肿瘤的根治性切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风险小等优点,就如本文的刘大哥一样,经过内镜下手术治疗,将早期胃癌成功切除,目前病情也保持平稳。
#手把手让你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