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部的癌症,一般起源于胃粘膜细胞,最主要的症状为腹痛,但早期常无症状,最常发生于40~70岁人群,男性居多,手术治疗是胃癌最重要的治疗方法。
胃癌,顾名思义是发生在胃部的癌症,最初癌细胞是来源于胃的黏膜上皮细胞,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腺癌,早期胃癌术后的5年生存率可达90.9%~%,然而晚期胃癌仍然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及使积极采取综合治疗,其5年生存率仍然不足30%。
1.流行病学
年最新统计数据表明,全球范围内胃癌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居第五位,其死亡率居第三位。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2倍以上。东亚地区是全球胃癌的“重灾区”。
(1)根据胃癌的病理类型分类
腺癌、印戒细胞癌、腺鳞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细胞癌等。
(2)根据胃癌发生部位分类
胃上部癌、胃中部癌、胃下部癌和胃食管结合部癌。
(3)根据病灶侵袭深度分类
早期胃癌和局部进展期胃癌。病灶侵袭深度达黏膜下层的胃癌,不论有无局部淋巴结转移,均为早期胃癌,侵犯深度达肌层以上的胃癌,称为局部进展期胃癌。
3.病因
胃癌的发生多由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其中最常见的病因包括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癌前病变、遗传因素、环境和饮食因素等。已有的慢性炎症、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异形增生等病变,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不健康饮食和不良环境等多种因素作用下,逐渐向胃癌转变。
4.诱发因素
(1)感染因素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癌有共同的流行病学特点,目前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被认定为1类致癌原。
(2)环境和饮食因素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腌菜、腌制烟熏食品、霉变食品,以及过多摄入食盐,均可增加胃癌风险。此外,火山岩地带、高泥炭土壤、水土含硝酸盐过多、微量元素比例失调或化学感染可直接或间接增加胃癌风险。
(3)遗传因素
10%的胃癌患者有遗传倾向,具有胃癌家族史者,胃癌发病率高于普通人群2~3倍。
5.症状
大部分早期胃癌患者无症状,少数患者可有饱胀不适、消化不良等轻微症状,不容易引起重视。进展期胃癌可出现上腹痛、体重下降等不适,晚期患者还会出现贫血、厌食、消瘦等症状。病程的终末期,患者会表现为严重消瘦,如皮包骨头一样,称之为恶性质状态或恶病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