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舅舅的胃癌手术做得很成功,可是他才出院三个月就走了,我实在想不通啊……"小陈抹着眼泪,眼神中充满了困惑与不解。作为一名从医二十余年的肿瘤外科专家,我深深理解家属的心情。
那是去年秋天的一个下午,我正在门诊接诊时遇到了这位年轻的小陈。医院做了胃癌根治手术,手术非常顺利,术后病理报告也显示切缘干净,淋巴结转移程度不算太重。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才出院三个月,病情就急转直下。
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另一位病人张大爷。他是位退休教师,今年已经68岁了。半年前查出胃癌时,他和家人都吓坏了。手术后,张大爷格外注意养生保健,不仅严格遵医嘱定期复查化疗,还每天坚持适度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现在半年过去了,他不仅恢复得很好,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好。
两个同样是胃癌手术的病人,怎么会有如此不同的结局呢?
通过详细了解小陈舅舅的情况,我发现问题的关键在于术后的管理。很多患者和家属认为,只要手术成功了,就万事大吉。殊不知,手术只是抗癌征程的起点,术后的科学管理才是决定预后的重中之重。
记得小陈舅舅出院后,为了"补身子",家人变着花样给他炖补品,大鱼大肉天天不断。"医生说要多补充蛋白质,我们就使劲给他补。"小陈说这话时,我的心里一紧。手术后的饮食确实要注意营养,可是过度补充反而会加重消化道负担,甚至引发并发症。
不仅如此,小陈舅舅还把主治医生开具的术后化疗方案搁置了。"他觉得手术都做完了,化疗太受罪,就没去做。"这个决定,直接影响了肿瘤的复发转移风险控制。
更让人担忧的是心理状态。得知自己患癌后,小陈舅舅整个人都消沉了,终日以泪洗面,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愿出门。这种消极的心理状态,严重影响了他的免疫功能。
通过这些案例,我想和广大患者及家属分享三点重要建议:
科学饮食是康复基石。术后饮食要循序渐进,从流质到半流质,再到软食,最后过渡到普食。每餐要少量多餐,既要保证营养,又不能贪补。蛋白质摄入要适量,可以选择瘦肉、鱼、蛋、豆制品等容易消化的食物。
规范治疗不能停。手术只是治疗的一个环节,术后是否需要放化疗,要严格遵医嘱。定期复查也是必不可少的,可以早期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
积极心态很重要。癌症不是绝症,现代医学技术日新月异,很多患者通过规范治疗都能获得较好预后。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对康复很有帮助。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位特别的病人。他是位退休运动员,今年55岁。确诊胃癌时已经是中晚期,但他始终保持着运动员的拼搏精神。手术后严格执行医嘱,饮食起居有规律,还坚持适度运动。最让人感动的是,他经常鼓励病房里的其他患者,用自己的乐观态度感染着周围的人。现在三年过去了,他不仅活得好好的,还当上了社区体育志愿者。
癌症治疗是一场持久战,手术只是拉开序幕。战胜病魔需要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更需要患者及家属在术后管理上做足功夫。切不可有了手术就万事大吉的想法,要把术后这几件关键大事重视起来,这样才能真正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
看着小陈若有所思的表情,我知道她明白了。希望通过分享这些经验,能帮助更多的胃癌患者获得更好的预后。毕竟,在对抗癌症的道路上,我们每个人都在不断学习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