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相比,具有营养全面、使用安全、方便、价格低廉、并发症少等特点。由于营养物质经门静脉途径进入肝,能够促进肠黏膜修复和肠蠕动恢复,具有PN无法比拟的优势,因而,EN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但使用不规范的现象也很常见:如仅凭直觉、感觉或视觉来判断是否给病人使用EN,不进行认真的营养风险筛查或评估;仅满足于病人每天滴人多少EN,不考虑其吸收了多少营养;使用EN的同时还在用生长抑素,或使用EN的同时还在进食等等。若临床医师都能熟悉并正确使用EN,许多疾病的治疗效果会有很大的提升,不过按目前现状,EN的规范化仍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肠内营养的目的
EN的目的有营养支持和营养治疗之分。营养支持的目的是保持瘦肉组织,纠正营养不良和代谢紊乱,维持机体免疫功能;而营养治疗的目的更侧重于器官功能的保护,减轻高分解代谢,防治细胞损伤,调节免疫和炎性反应等。在选择EN之前,首先应明确EN的目的。对于危重症病人来说,EN维护器官功能的作用大于纠正营养不良。基于这一目的的EN只要达到每天热量需求的60%或更少些,即可起到保护器官功能的作用。而对于一般病人来说,使用EN主要是为了预防和纠正营养不良,此时提供的热量不仅要满足病人的能量需求,而且还要弥补既往的营养缺失。
二、肠内营养的方法
1、营养风险筛查:由于使用EN的目的不同,不能简单地依据体重或血清蛋白水平确定EN的适应证,更不能依赖目测决定有无营养不良,而是应该通过营养风险筛查(NRS)、营养不良通用筛工具(MUST)或微型营养评价(MNA)等方法确定营养支持或治疗的适用人群。对于危重症病人来说,应遵循美国危重病学会(ACCM)或欧洲肠外与肠内营养学会(ESPEN)等相关学术组织制订的规范确定营养支持或治疗的适应证。评价营养支持或治疗效果时,也不能简单地依据体重变化或血清蛋白水平高低来下结论,还要根据病人机体组成的变化和器官功能的改善情况综合考虑。
2、确定热量需求:该法通常有三种,即根据Harris-Benedict公式计算、按.6-.4kJ(25-35kcal)/(kg·d)估算和使用间接能量测定仪进行实测。其中Harris-Benedict公式是根据西方正常人的实测结果推算出的,不能代表国人、尤其是病人的代谢状况,因而不够准确,目前已基本废弃。由于病人代谢状况不同,若完全根据.6-.4kJ/(kg·d)的估计量为病人提供热量,也不能完全满足病人的营养需求。危重症病人的营养需求估计值往往与实测值相距甚远。极度营养不良的神经性厌食病人,静息能量代谢的估计值与实测值可相差.2kJ(kcal)/d。我们最近遇到一例体重只有38kg的重症克罗恩病(CD)病人,其REE的预测值为kJ(kcal)/d,但采用间接能量测定仪实测REE值竞高达.8kJ(kcal)/d。因此,对严重营养不良或高代谢的病人,应尽可能采用间接能量测定法确定病人的营养需求。摄人不足和过度喂养后果同样可怕。不能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