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潴留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国医大师徐景藩先生运用自创秘方经验中
TUhjnbcbe - 2022/4/16 18:06:00
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221/5948909.html
小白郎中:中医医案/医话/学中医学临床的参考文章徐景藩先生运用自创秘方经验(中)4.理气提胃方方药组成*芪24克,*参30克,白术15克,炙升麻12克,怀山药20克,炙甘草10克,炒枳壳10克,广木香12克,炒陈皮10克,红枣5枚。遇寒则症状尤甚者,加入良姜;若胃脘隐痛喜暖喜按,酌加桂枝或甘松以温中,并配加白芍。功用主治补益脾胃兼以理气,补气与理气同用,寓通于补。适用于胃下垂,脘腹坠胀,饮食不多,饥时胃中不适,稍多食则又觉胀,神倦、脉细或濡,舌苔薄白。徐先生实践经验本证之治法,尤其是药物治疗,补益脾胃之气是医家所习知之法,必须以“通补”为主,寓通于补,使气虚与气滞得以兼顾。这是治疗的关键之一,或者就是治法特点之一。胃下应重视治肝,特别是有些具有明显情志不畅的患者,或妇女原有或伴有血虚证,血不养肝,肝气容易横逆,以致疏泄失常,肝气郁滞。联系叶桂《临证指南医案》中曾说:“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治胃不忘治肝,这是治法特点之二。肾阳命火,暖胃熟谷,肾为胃之关。治疗胃下疾患应重视补益肾元。一般以阳虚为多见,自宜温肾助阳。既利于补益中气,发挥协同的药效,也有助于温阳化饮,促进胃的消化和排空功能,减少胃中的潴留液体。这也是治疗胃下应该重视的原则或特点之三。他如有郁热者宜清泄,药忌苦寒过度,免损脾胃。气滞血瘀者,宜理气佐以活血行瘀,但不可用破瘀药耗伤正气。对湿盛者应投以苦温或芳香之品,并重视佐用祛风胜湿之法,以鼓舞脾胃。据多年的实践经验,诊治胃下患者必须以辨证为主,较常用者有三法。服药调治,重视饮食、情志、起居等方面的调摄,适当锻炼身体,症状改善较为显著,X线钡餐复查也有不少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徐氏运用体会《灵枢·本藏》篇中就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如“肉胭不称身者,胃下”、“肉胭幺者,胃薄”、“肉胭小而幺者,胃不坚”和“胃下者,下管约不利”等。征诸临床,胃下、胃薄、胃不坚和下管约不利,都是相互联系而往往同时存在。“胃下”,是胃组织结构位置下垂的简称。古人根据“肉胭小而幺”作出推断,“胭”是指腹部脂肪和躯干的脂肪。凡是瘦人“肉胭”甚小,远低于标准体重者,易患胃下的疾患。胃薄,是指胃壁肌层的厚度不足,也包括胃消化分泌功能欠佳。不坚与胃薄相联系,不仅功能不足,还具有组织结构上较脆弱、易损伤的特点。至于“下管约不利”可能指胃的下口——幽门管食物进入十二指肠的通道约束有余而畅通不够。凡属上述胃下的病人,经X线钡剂检查所见,常常是胃呈鱼钩样,小弯横线低于髂嵴联线,胃的排空迟缓,并常伴有溃疡或慢性炎症(在胃镜检查时发现慢性胃炎的患病率尤高)。根据外科医生的经验,大多认为上述病人合并急性胃穿孔而施行手术者,发生率大于正常人,而且术中所见胃壁也较薄。由此联想,古代凭借望诊而推断“胃下”“胃薄”等形态方面的病理,这种经验是极为可贵的。案用评述本证之治方,是东垣之法。我们在研究《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时,可以看出,补中益气汤治疗内伤脾胃之证,是“始得之证”,临床表现可以和外感风寒之证相类同。其病因为“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喜怒忧恐,劳役过度”。病机为“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肝,阴火得以乘其土位”。治则为《内经》所说的“劳者温之,损者温之”,具体治法是“惟当以甘温之剂,补其中,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方中“须用*芪最多”,但仅用“五分”“劳役病热甚者一钱”他药各用“三分”。折合成现代用量,1剂药总剂量仅,为10克左右。服用方,法是“早饭后温服”。方中*芪,炙甘草配伍升麻、柴胡,重在“实其表”,“不令自汗,损其元气”;人参、炙甘草重在“补脾胃中元气”;白术除用其“甘温”之外,重在用其“苦”;橘皮“导气”当归酒洗“和血脉”。辨脉:右脉大于左脉,数中显缓。李东垣临证注重辨脉,对外感、内伤之别首列“辨脉”并且认为辨脉已足够,“以此辨之,岂不明白易见乎”。之所以《内外伤辨惑论,》中又列辨症候,是“但恐山野间卒无医者,何以诊候,故复说病证以辨之”。补中益气汤所治证的脉象,李东垣在“饮食劳倦论”中直接提到的是“脉洪大”。脉洪大提示阴火盛。李东垣在“辨脉”中提到“内伤饮食,则右寸气口脉大于人迎一倍,伤之重者,过在少阴则两倍,太阴则三倍,此内伤饮食之脉”“若饮食不节,劳役过甚..气口脉急大而涩数”等,尽管这里对脉象的记述似,有杂乱之嫌,但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右脉大于左脉,或脾脉独大于其他部位脉,并且见数脉时可“数中显缓”。这一点对于使用补中益气汤是很有临床意义的。李东垣从反面论述了有一部分脉象是不可以使用补中益气汤的。方后“四时用药加减法”中,在治腹痛时提到:脉弦不可用,当用小建中汤;脉沉细不可用,当用理中汤;脉缓不可用,当用平胃散。从脉象鉴别方证,简单而实用。从李东垣笔下可以看到,补中益气汤的适应病证是非常广的,既可治内伤病,也可以治外感病;方药加减(主要是加药)是极其灵活多变的,补药、泻药、寒药、热药都可以加用,不拘一格。但万变中有其不变的根本,也就是适应证只能是“内伤”(外感病也是在内伤基础上的外感),病脉主要出现在右关,病变的主要病位在脾胃。张元素立方“非为治病而设,此乃教人比证立方之道,容易通晓也”,作为张元素的弟子,李东垣深受其影响,所有方剂皆为“从权而立”也就是重在教人立方之法,而不是传授他人所谓效方、验方。补中益气汤方后,有一系列加减法及较大篇幅的“四时用药加减法”示人方不可执,灵活应用。方书多说补中益气汤证应该口中和,不喜饮,也就,是说口干、咽干时慎用,不用补中益气汤的。但李东垣在方后的第一个加减竟是“口干嗌干加干葛”。气虚当温补,实火当苦泻,虚火当清补,而李东垣的第二个加减方竟然是补中益气汤加苦寒泻火之*柏和甘寒清补之生地*。反思其治法,补中益气汤原方中只有“补其中,升其阳”之品,而缺少“泻其火”之药,加*柏、生地*似乎才成为完整的治疗脾胃内伤“始得之证”的补中益气汤。后世医家在使用补中益气汤时也多加减及合方使用,但灵活性远不及李东垣。具有代表性的加减有补中益气汤加茯苓、半夏,和补中益气汤合六味地*丸,读《薛氏医案》和《寿世保元》随处可见。脾胃不足,痰湿易滞,理应加茯苓、半夏;补中益气汤治“元气脾胃之虚”,六味地*丸治“肾水真阴之弱”,“二方兼而济之,乃王道平和之剂”合用似极为高明。但从李东垣“立方本指”去认识,则茯苓、半夏沉降有余,六味地*丸降入下焦,皆不利于“升其阳”。可见,不解东垣本意,随意加减极易“动手便错”,误用极易坏事。于是后世医家提到了补中益气汤的禁忌证。如张景岳说:“元气虚极者,不可泄;阴阳下竭者,不可升。”柯琴说:“惟不宜于肾,阴虚于下者不宜升,阳虚于下者更不宜升也。”这些论述对后学者的临证是极其有用的。但从李东垣“立方本指”看来,这只是低层次的、形式上的认识。实际上,内伤脾胃病证中,肾虚完全是可以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的,只是用药时需斟酌升降浮沉。5.肝胃同治提胃方方药组成苏梗9克,炙柴胡12克,炒白芍15克,炒枳壳10克,香附9克,佛手片(或佛手花)12克,白檀香4.5克,当归24克。性情抑郁,胸闷不畅,加合欢花10克,广郁金12克,百合10克。腹胀甚者及于小腹者加乌药10克,炒小茴香9克,防风12克。神倦乏力,口干欲饮,舌苔薄净,病久肝胃阴虚者,配加川石斛10克,乌梅9克,麦门冬12克,木瓜12克,枸杞子15克,去白檀香。功用主治疏调肝胃之气,增强消运功能。适用于胃下疾患自觉胃脘痞胀,甚则胀及胸胁,嗳气较多,得暖则舒,食后尤甚,故常须走动或用手按揉,否则消化不良,脉象小弦或细弦,舌苔薄白等症。徐先生实践经验肝为风木之脏,主疏泄;脾为湿土之脏,主运化。肝脾两脏相互协调制约,则人体气机调畅,消化吸收功能旺盛。若肝郁气滞,木郁乘土,影响及脾,导致脾失健运,或脾虚湿蕴影响肝之疏泄,以致气机郁滞,从而形成肝脾不调之证。其病理机制正如《四圣心源》所说:“盖厥阴肝木生于肾水而长于脾土,水土温和则肝木发荣,木静而风恬,水寒土湿不能生长木气,则木郁而风生。木以发达为性,巳土湿陷,抑遏乙木发达之气,生意不遂,故郁怒而克脾土。”这都说明了肝脾两脏在病理变化上是相互影响的。胆、胃二者在生理病理上也密切相关。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腐熟水谷,通过脾的运化化生精微,以营养周身。胆主藏精汁,注入肠中有促进饮食物消化的作用,而胆附于肝,其所藏之“精汁”受之于“肝之余气”故胆所藏精汁(胆汁)的分泌与排泄有赖于肝的正常疏泄。若肝胆疏泄失常,胆汁的分泌与排泄就会受阻,从而影响到脾胃的受纳腐熟和运化精微(消化)功能。又胆、胃之气均以和降为顺,如失和降则又相互影响而发生病变。徐氏运用体会此法系疏肝理气与和中健胃相配之法,旨在疏调肝胃之气,增强消运功能。麦芽、鸡内金、建曲等和胃消滞药物,均可随证酌用,特别是麦芽,兼有良好的疏肝作用。适用于胃下疾患自觉胃脘痞胀,甚则胀及胸胁,嗳气较多,得嗳则舒,食后尤甚,故常须走动或用手按揉,否则消化不良,脉象小弦或细弦,舌苔薄白等症。上述这些症状的发作或加重,往往与情志因素有一定的关系。案用评述“胃下”的患者,临床表现大致有如下特点:一般以瘦人较为多见,体重与身高不甚相称,呈“负重”型。饮食稍多则自觉胃脘痞胀不适,腹部或有坠胀感,饮水稍多后胃中常有辘辘之声。一般精神体力较差,不耐劳累。如伴有胃、十二指肠溃疡者,多数有上腹部疼痛,伴有慢性胃炎者,胃脘痞胀尤显著,并可有嗳气、嘈杂、隐痛等症状。胃下的病机具有脾胃中气虚弱的一面,同时还兼有气滞和痰饮的病理因素,久病之人,气虚、气滞而易兼血瘀。由于脾胃升降气机失调,水谷腐熟、运化功能不足,中焦阳气不振,气机不畅,以致湿浊痰饮易于潴留,血行滞涩,营卫气血生化之源不足。脾胃与肝密切相关,在脾胃气虚的基础上,肝木容易乘侮,肝气失疏,增加了原有胃中气滞的病理因素。如再加情志抑郁,气血瘀滞,或郁热与血瘀互结,即有可能演变成癥积而致严重的预后。此外,若影响及肾,肾气虚弱,命火不足,不能暖土,使胃中痰饮愈聚愈多。水谷不易腐熟,水反为湿,谷反为滞,可以引起腹胀腹满,呕吐、反胃,或泄泻完谷不化,畏寒,下肢水肿,脉象沉细等症。在人体脏腑体系之中,脾胃与肝胆同居中州,共主升降,病理互通。人体的五脏系统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五脏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从脏腑的部位而言,心、肺居于上焦,这些在中医基本理论中已成为定论,唯独肝胆到底居于下焦,还是居于中焦,曾经成为诸多学者争鸣的热点。笔者通过反复研究有关理论,认为肝胆理应归于中焦,与脾胃同居一室,共同发挥着疏理气机升降,协调气血运化的生理功能。肝胆与脾胃同居中焦,约有以下三方面的理由:其一,肝胆从生理解剖角度而言,紧邻膈下,与脾胃相依,既不居于胸腔,也不完全居于腹腔,应为中焦部位;其二,肝胆主人身之疏泄,为气机之总司,而脾胃为人体气机升降的关键,肝木与脾土相依相联,居于中州共同完成气机的升降活动;其三,肝主藏血,而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二者在其生理功能方面具有一致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肝胆与脾胃之间的相关性。肝主疏泄,主司一身气机的升降出入,脾胃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也可以说,肝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脾胃的升降活动来体现的。肝居胁下,胆附于肝,功主疏泄。肝气条达则气机通畅,升降适度,出入有节,若肝失条达则气机紊乱,升降无度,出入失节,以致发生多种病变。所以,脾胃病和肝胆病二者在气机升降异常的病理变化上是相互影响的。在临证中常见胸胁、胃脘胀满疼痛,食欲不振,呕恶或呃逆上气,或口苦,反酸,脉弦等症状,大多认为属“肝胃不和”或“肝脾不调”之类症候。临证多从脾胃升降功能失常角度考虑辨治,每获良效。6.温肾化饮提胃方方药组成制附子20克,肉桂(后下或研粉另吞)10克,益智仁16克,法半夏12克,白术24克,泽泻12克,茯苓12克,猪苓12克,干姜10克,炙甘草10克。如脘腹鸣响甚者,配加防风12克,藿香10克。呕吐甚者,酌加煅赭石24克,旋覆花18克,通草24克,蜣螂10克。功用主治温肾助阳,壮其命火,化痰饮,利小便。适用于胃下而胃中辘辘有声,泛涎清冷或呕痰涎,食少,脘腹胀满,畏寒怕冷,甚则背腰部亦有冷感,舌淡白,脉细或沉细等症。徐先生实践经验胃下、胃薄之人,汤药宜浓煎,药液一般不宜过多,且须温服。还有一点值得一提,治胃下、胃薄疾患的药味、剂量、剂型品种均不宜过多,以免有损胃气,务使医者、患者共同注意。胃下的病位,不能单纯看成是在胃(脾)还涉及肝(胆)、肾等脏腑。病机的演化也较复杂。若因中气虚馁,摄血无权,更可出现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甚而危及生命。所以,对这种病应予以重视防治为要。勿以为胃下无碍,更不可简单地认为仅仅是“中气不足”,株守补中益气一法一方,治之不效而听之任之。案用评述夫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容纳于胃的水谷,经过胃的腐熟,并和脾的运化功能相配合,以,化生气血津液,供养全身。脾胃升降相因。脾胃是人体升清降浊的枢纽。脾司升清,把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上升布散于心肺、头目,并维持人体内脏恒定于体内固有的位置。胃气得降,脾气得升。脾气得升,胃的位置得以恒定。气虚:脾气不足,中气下陷是造成胃下垂的病理基础,这种患者大多体形细长,面*肌瘦。除了先天禀赋不足以外,后天的调养失当,加之过度的体力劳动,饥饱失常也是造成胃下垂的主要因素。所以该病好发于吃苦耐劳的农村妇女。气滞:气虚则气滞。脾胃气虚,气机壅滞。甚至影响到肝,导致肝胃不和、肝脾不调。出现肢体乏力、胁下及(或)脘腹胀满疼痛,饭后加重,嗳气及矢气后减轻。舌质淡胖,脉弦。血瘀:气为血之帅,气虚无力推动血行,血液留滞而瘀血。胃脏下垂,病情迁延日久,“久病入络”,胃络瘀阻。症见胃脘胀满,隐隐刺痛,舌质暗淡有瘀点,脉缓而涩。饮停:胃脏下垂,胃的张力低下,排空迟缓,胃中的水谷之物不能及时排空,水谷不化反成水浊,进一步阻碍了脾胃之气的升降,使病情更加严重。水饮内停,潴留于胃,胃中有振水音,小便不利。心下痞块,如盘如杯,这早在《金匮要略》即有所描述。该书《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云:“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在..”便秘:清气不升,则浊气不降。胃脏下垂,肠腑失于通降。乏力嗜卧,胃脘胀满,食后尤甚,大便几日一行,秘结难解。胃下垂的治疗不能专事补气升阳,必须注意升降适宜。升时不碍通,通时不碍升。对于处方选择,可以补中益气汤为基本方,但必须随证灵活加减。补气药与升提药同用,是本方的配伍特点,方中虽然也有理气、活血药,但较之补气而言,力量太弱,所以该方可用于胃下垂病人单纯的中气下陷者;阳气虚损突出的,可另加红参煎汤兑服;方中如加入降气的沉香,则有“先降后升”之妙。如若病证虚实夹杂,则须加强祛邪的药物。气虚又气滞者,常配伍枳实(壳)、白术一组药对。枳实壳具理气破气之功,对胃下垂病人一般不敢使用,但从现代药理研究结果看,不管是理气的枳壳,还是破气的枳实,均有增强平滑肌张力的作用,所以用于有气滞的胃下垂病人最为合适,可大大提高治疗效果。气虚为主的,仿“枳术丸”意,枳实壳用量宜轻;气滞明显者,须重用枳实壳,此即《金匮要略》枳术汤;若肝胃不和者,方中柴胡用量适当加重;水饮内停者,则须加用苓桂术甘汤。茯苓、桂枝是温阳化气利水的基本配伍药对。两药均有利小便之功,合用后利小便作用明显增强。服用后小便量多色清,是药效的一大特征。或者先予苓桂术甘汤温阳健脾化饮,待水饮消去后,再予补中益气汤补气升陷。浊气不降则清气不升。如大便秘结难解,治当通腑泄浊,补气升陷。由于本病虚实夹杂,所以用既补气又能通便的白术最为适宜,重用白术运化脾阳,既治标,又治本。白术与茯苓均有健脾化湿之功,常以药对的形式用于脾气虚弱的病人。但茯苓利小便,白术通大便,所以对于脾虚气陷而又大便秘结的病人,须用生白术30-60克,甚至克。大剂量用生白术,既可补气健脾,又能通大便。中气不足而又大便硬结的情况下,不宜用茯苓健脾益气,以免利小便后,大便更加硬结;更不能用苦寒之大*等猛剂攻下,用后虽能求一时之快,但为害亦烈,一是将加重中虚的程度,二是泻下后大便秘结更甚。摘自:《国医大师自创方之运用》作者卢祥之董瑞猜你喜欢,点击可阅读原文:国医大师徐景藩先生:运用自创秘方经验(上)赵绍琴:“升降散”的双向调节作用国医大师李玉奇先生运用自创方经验(下)国医大师李玉奇先生运用自创方经验(上)//////////千万不要错过春天这个水果,它是中医眼中滋肝肾补肝血之王!还能黑发明目!何任大师:应用温经汤的精髓到底是什么?周仲瑛:60年中医诊法之体会与技巧(都是精华)丁光迪:羌活胜湿汤治疗“五更泻”没想到,“清骨散”真的就是清骨折后发热的散!丹楂散治疗高脂血症(附高血脂验方四首)上海沈氏女科年家传秘方神奇!用古方治疗虫牙的奇妙经历!古方“三两半”,治腰肌劳损好得快!南师8个方子,治失眠、高血压、肠胃病!推荐阅读98岁国医大师:这是我最后的贡献(经验分享)31名国宝级名老中医秘方集锦经方大师*煌—治疗过敏性鼻炎经验方仲景三个药对,管窥用药配伍核心思想内经中濒临失传的“发”“传”表里别通(开合枢)论与圆运动有异的导引体证气机论--揭秘中医人体气机理论的千年迷雾杨志一:治湿十三法(值得借鉴学习)高建忠:明辨外感内伤,拓展经方运用(全)张立山:谈咳嗽的六经(三阳经、三阴经)辨证——附案例《戴丽三医疗经验选》论著三豆汤及其加减方的临床运用推荐阅读:-END-点击下方“阅读全文”进店铺了解更多!!!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国医大师徐景藩先生运用自创秘方经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