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
名曰桂枝汤者,君以桂枝也。桂枝辛温,辛能发散,温通卫阳;芍药酸寒,酸能收敛,寒走阴营。桂枝君芍药,是于发汗中寓敛汗之旨;芍药臣桂枝,是于和营中有调卫之功。生姜之辛,佐桂枝以解表;大枣之甘,佐芍药以和中。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用以调和中气,即以调和表里,且以调和诸药。以桂芍之相须,姜枣之相得,借甘草之调和,阳表阴里,气卫血营,并行而不悖,是刚柔相济以相和也。而精义在服后须臾啜稀粥以助药力。盖谷气内充,不但易为酿汗,更使已入之邪不能少留,将来之邪不得复入也。又妙在温覆令一时许,微似有,是授人以微汗之法也。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是禁人以不可过汗之意也。此方为仲景群方之冠,乃解肌发汗、调和营卫之第一方也。凡中风、伤寒,脉浮弱,汗自出而表不解者,皆得而主之。(吴谦《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
桂枝去皮,三两(9g) 芍药三两(9g) 甘草炙,二两(6g) 生姜切,三两(9g) 大枣擘,十二枚(6g)
上五味,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如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现代用法:水煎服,温覆取微汗)。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外感风寒表虚证。恶风发热,汗出头痛,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
辛散与酸收相配,散中有收,汗不伤;助阳与益阴同用,阴阳兼顾,营卫并调。
桂枝芍药等量伍,姜枣甘草微火煮,
解肌发表调营卫,中风表虚自汗出
方中桂枝辛温,助卫阳,通经络,解肌发表而祛在表之风寒,为君药。芍药酸甘而凉,益阴敛营,敛固外泄之营阴,为臣药。桂枝、芍药等量配伍,既营卫同治,邪正兼顾,相辅相成;又散中有收,汗中寓补,相反相成。生姜辛温,助桂枝散表邪,兼和胃止呕;大枣甘平,协芍药补营阴,兼健脾益气。生姜、大枣相配,补脾和胃,化气生津,益营助卫,共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药性,合桂枝辛甘化阳以实卫,合芍药酸甘化阴以益营,功兼佐使之用。药虽五味,但配伍严谨,发中有补,散中有收,营卫同治,邪正兼顾,阴阳并调。故柯琴誉其为“仲景群方之冠,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
也。”(《伤寒来苏集》)
本证因外感风寒,营卫不和所致。《伤寒论》谓其“太阳中风”“营弱卫强”。“卫强”是指卫中邪气盛;“营弱”是指营中阴气弱。中风者,乃外受风寒,但以风邪为主。风邪外感,风性疏泄,卫气因之失其固护之性,不能固护营阴,致令营阴不能内守而外泄,故恶风、发热、汗出;肺合皮毛,其经脉还循胃口,邪气袭表,肺胃失和,肺系不利,胃失和降,则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俱为风邪袭表之征。法当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即祛邪调正兼顾为治。
本方既为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之基础方,又是调和营卫、调和阴阳法之代表方。以恶风,发热,汗出,脉浮缓为辨证要点。本方的服法首先是“适寒温”,“服已须臾,啜热稀粥”,借水谷之精气,充养中焦,不但易为酿汗,更可使外邪速去而不致重感。同时“温覆令一时许”,即是避风助汗之意。待其“遍身微似有汗”,是肺胃之气已和,津液得通,营卫和谐,腠理复固,故云“益佳”。至于服后汗出病瘥,停后服;或不效,再服;以及禁生冷黏腻、酒肉、臭恶等,尤其是“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等均为服解表剂应该注意之通则。
麻*汤和桂枝汤同属辛温解表之剂,皆可用治外感风寒表证。然麻*汤因麻、桂相须,并佐杏仁,则发汗散寒力强,兼能宣肺平喘,为辛温发汗之重剂,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之恶寒发热无汗而喘;桂枝汤为桂、芍配用,并佐姜、枣,则发汗解表之力逊,但调和营卫之功尤著,为辛温解表之和剂,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之恶风发热而有汗。
一人伤寒六日,谵语狂笑,头痛有汗,大便不通,小便自利。众议承气汤下之。脉之,浮而大。因思仲景云: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疼有热,小便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方今仲冬,宜与桂枝汤。众皆咋舌掩口,谤甚力,以谵狂为阳盛,桂枝入口必毙矣。李曰:汗多神昏,故发谵妄,虽不大便,腹无所苦,和其营卫,必自愈耳。遂违众用之,及夜笑语皆止,明日大便自通。故夫病变多端,不可胶执。向使狐疑而用下药,其可活乎?(《续名医类案》卷一)
1.桂枝加葛根汤(《伤寒论》)桂枝去皮,二两(6g)芍药二两(6g)生姜切,三两(9g)甘草炙,二两(6g)大枣擘,十二枚(6g)葛根四两(12g)上六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功用:解肌发表,升津舒筋。主治:风寒客于太阳经输,营卫不和证。症见桂枝汤证兼项背强而不舒者。
2.桂枝加桂汤(《伤寒论》)桂枝去皮,五两(15g)芍药三两(9g)生姜切,三两(9g)甘草炙,二两(6g)大枣擘,十二枚(6g)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功用:温通心阳,平冲降逆。主治:心阳虚弱,寒水凌心之奔豚。太阳病误用温针或因发汗太过而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胸,起卧不安,有发作性者。
3.桂枝加芍药汤(《伤寒论》)桂枝去皮,三两(9g)芍药六两(18g)甘草炙,二两(6g)大枣擘,十二枚(6g)生姜切,三两(9g)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功用:温脾和中,缓急止痛。主治:太阳病误下伤中,土虚木乘之腹痛。
4.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伤寒论》)桂枝去皮,三两(9g)芍药三两(9g)生姜切,三两(9g)甘草炙,二两(6g)大枣擘,十二枚(3枚)厚朴炙,去皮,二两(6g)杏仁去皮尖,五十枚(6g)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功用:解肌发表,降气平喘。主治:宿有喘病,又感风寒。症见桂枝汤证兼咳喘者。
2、枝汤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2.1对汗腺分泌的作用
桂枝汤能增强正常大鼠的汗液分泌。
2.2对体温的作用
桂枝汤除《伤寒杂病论》记载的用于治疗发热,具有降低体温的作用外,还可以用于升高体温,具备对体温的双向调节作用。
2.3对免疫功能的作用
曾俊芬等的研究表明,桂枝汤的乙醇提取物和石油醚萃取物能显著抑制T,B淋巴细胞的增殖,对迟发型超敏反应引起的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还能使小鼠肠黏膜免疫系统中CD4+,CD8+,T淋巴细胞及SIgA数量显著升高,增强小鼠肠道黏膜免疫功能,从而诱导免疫耐受和免疫抑制。
2.4对胃肠蠕动的作用
文献报道,桂枝汤水煎液对新斯的明引起的小鼠胃排空加快、肠推进加速有抑制作用,可以拮抗阿托品引起的胃排空减慢、肠推进减弱,对正常小鼠无明显影响。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桂枝汤对胃肠蠕动的双向调节作用与其影响血液、下丘脑、十二指肠和空肠中血管活性肠肽(VIP)、生长抑素、胃泌素、胃动素、P物质的含量有关。
2.5对血压的作用
秦彩玲等的研究结果表明,桂枝汤有效部位A,E(制备工艺不明,下同)能明显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有效部位B能显著升高因复方降压片致低血压大鼠的血压。
2.6抗炎、抗菌、抗病*、镇痛、镇静
桂枝汤中的桂皮醛、桂皮酸、香豆素、原儿茶酸、芍药苷、甘草酸等均具备抗炎、抗菌、抗病*、镇痛作用。
2.7降血糖
桂枝汤水煎液对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有降糖作用,且当煎煮时间达到min时,降糖作用效果最强。
2.8其他药理作用机制
相关动物模型研究表明,桂枝汤可以抑制高脂心肌缺血大鼠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发挥保护心血管的作用。
参考文献:袁海建,李卫,金建明,陈靖靖,姜俊,王卉,贾晓斌,封亮.桂枝汤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42(23):-.
本文图片部分来自百度网络,文字内容部分来源于“十三五”规划教材《方剂学》,我是搬运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了解更多▼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