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潴留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儿科学59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
TUhjnbcbe - 2021/8/15 20:25:00
北京去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http://pf.39.net/bdfyy/bdfyc/160315/4789139.html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严重胃肠道疾病,多见于产儿,临床以腹胀、呕吐、便血为主要表现,腹部X线检查以肠壁囊样积气为特征。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迄今尚未完全清楚,多数认为是多因素共同作用所致。

1.早产

由于肠道屏障功能不成熟,胃酸分泌少,胃肠道动力差,消化酶活力低,消化道黏膜通透性高,当喂养不当、罹患感染和肠壁缺血时易导致肠黏膜损伤。此外,肠道免疫功能不成熟,产生分泌SIgA能力低下,也有利于细菌侵入肠壁繁殖。

2.肠黏膜缺氧缺血

凡导致缺氧缺血的疾病,如围生期窒息、严重呼吸暂停、严重心肺疾病、休克、双胎输血综合征、红细胞增多症、母亲孕期滥用可卡因等,可能导致肠壁缺氧缺血引起肠黏膜损伤。

3.感染

多数认为是NEC的最主要病因。败血症、肠炎或其他严重感染时,病原微生物或其*素可直接损伤黏膜,或通过激活免疫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参与NEC的发病过程。此外,肠道内细菌的繁殖造成的肠管过度胀气也可导致肠黏膜损伤。

4.肠道微生态环境的失调

早产儿或患病新生儿由于开奶延迟、长时间暴露于广谱抗生素等原因,肠道内正常菌群不能建立,病原菌在肠道内定植或优势菌种形成并大量繁殖,侵袭肠道,引起肠黏膜损伤。

二、临床表现

多见于早产儿,发生时间和胎龄相关,胎龄越小,发病时间越晚。足月儿可在生后1周内发病,而早产儿主要在生后2~3周发病,极低出生体重儿可迟至2个月。

本病的典型表现为腹胀、呕吐和血便,多数初起表现为胃潴留增加、腹胀和呕吐等喂养不耐受的症状,以及呼吸窘迫、呼吸暂停、嗜睡、体温波动等全身症状。随后出现大便性状改变、血便。严重者最后发展为呼吸衰竭、休克DIC甚至死亡。查体可见肠型、腹壁发红,部分患儿右下腹肌紧张、压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重者发生腹膜炎和肠穿孔。

二、治疗

1.禁食

需绝对禁食及胃肠减压,I期72小时,II期7~10天,III期14天或更长。待临床情况好转,大便潜血转阴,X片异常征象消失后可逐渐恢复经口喂养。

2.抗感染

一般可选氨苄西林哌拉西林或第3代头孢菌素,如血培养阳性,参考其药敏选择抗生素。如为厌氧菌首选甲硝唑,肠球菌考虑选用万古霉素。抗生素疗程视病情轻重而异,一般需7~10天,重症14天或更长。

3.支持疗法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由于禁食时间较长,给予胃肠外营养;有凝血机制障碍时可输新鲜冰冻血浆,严重血小板减少可输注血小板;出现休克时给予抗休克治疗。

4.外科治疗

约20%~40%的患儿需要外科手术治疗。肠穿孔是NEC手术治疗的绝对指征,但通过内科积极的保守治疗,临床表现持续恶化,出现腹壁红斑、酸中*、低血压等也意味着手术治疗。

对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诊断最有意义的辅助检查是

A腹部X线平片

B粪培养

C腹部B超

D粪常规

E血培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儿科学59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