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潴留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胃下垂胃缓的中医辨证治疗第四千九
TUhjnbcbe - 2021/8/13 18:25:00
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 http://m.39.net/pf/a_4784152.html

胃下垂指在站立位时,胃下缘达盆腔。胃小弯角切际低于髂嵴连线以下者而言,本病多见于瘦长体形的人,妇女生育多者多见。此外,消耗性疾病,尤其是胃肠疾病进行性消瘦者及卧床少动者也易患此病,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脘腹痞满,或隐痛或坠痛,空腹时轻,进食后重。嗳气不舒,蜷卧或以手托腹部则感舒适,劳累加重,胃脘部有振水声,纳食减少,形体消瘦,大便溏薄或干结。

本病是因饥饱劳倦,七情内伤,或复加外邪侵害,损伤脾胃,以致升降功能失调,积损,积食,或邪气犯胃,脾胃受损,纳运失司,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当升不升,当降不降,以致提摄无力,内脏下垂。其主要病理为虚中夹滞,属中医学“胃缓”,“胃脘痛”等范畴。

(一)主要症状为下腹下坠,其典型特征有:

1.腹部有下坠感,食后或劳累加重。

2.腹胀以平卧减轻,立时加重。

3.胃脘隐痛,腹胀,食后更甚,消化不良,厌食,恶心,消瘦乏力,时有嗳气便秘或便溏,矢气频而无臭味。

(二)体征:腹部暟隆,腹部张力极弱,常有振水声,肌肉松弛无力。

(三)Ⅹ线钡剂检査:胃小弯角却迹低于髂嵴连线以下,胄张力低濡无力,常合胃潴留。

(四)胃下垂程序以胃小弯角切迹低于髂嵴连线以下1~3厘米为轻度,6~10厘米为中度,11厘米以上为重度。

(五)纤维内窥镜检查。

(六)并发症:偶可发生胃扩张和胃扭转,以及其他内脏下垂。

(一)辨证要点:本病首当辨清虚实,寒热。一般久病多虚多寒,新病多为实热。

气滞湿停,此本病之标亦当兼顾。

(二)治疗原则:升阳通降为基本治则。

(三)分型治疗

1.气虚下陷型

症状:脘腹胀满,隐隐作痛,体重肢困,倦怠嗜卧,饮食无味,面*肌瘦,舌淡苔白,脉缓无力。

治法:升阳举陷。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味

处方:*芪克,防风10克,炒白术30克,葛根15克,升麻15克,柴胡10克,陈皮12克,炒枳实15克,当归6克。

加减:肝脾下垂者加鳖甲30克,合并溃疡者加白芨粉6克(冲服),乌贼骨30克;双下肢微肿,头痛头晕肢冷兼阳虚者加薏仁30克,肉桂6克。

2.脾胃阳虚型

症状:脘腹胀满冷痛,喜热饮,喜温喜按呕吐凊水,食少腹泻,气短乏力,舌淡苔白滑,脉沉弱等。

治法:升阳健脾。

方药:健中温脾汤加减。

处方:*参,*芪,白术各30克,干姜20克砂仁10克,淡附片20克(先煎半小时),焦艾叶25克。方中*参,*芪益气健脾;干姜,艾叶,温中和胃;砂仁醒脾和胃;附子峻补元阳,温运脾肾,益火之源,因其大辛大热,药性刚燥走而不守,能上助心阳以通脉,中温脾阳,下补肾阳以益火,为温里扶阳之要药,上药合用益气健脾,畅运内外,共奏升阳,健脾之力。

加减:吞酸,急躁,遇寒甚者加吴茱萸10克,槟榔,法半夏各15克,*连6克。

3.脾胃虚弱,气滞湿阻型

症状:上腹部胀满隐痛,时轻时重,进食后加重得嗳气,矢气渐舒,纳少,便溏,腹中沥沥有声,形体消瘦,舌质淡,体胖,苔薄腻,脉细滑。剑突下轻度压痛,腹中VVIVIR.Y"

有振水声。

治法:理气疏肝,健脾化湿。

方药:枳木汤加味。

处方:炒枳实,炒白术各50克,苍术,佛手各10克,茯苓15克,怀山药,山楂肉各15克,柴胡,甘草各6克

加减:气滞明显者加郁金10克,川楝子15克,脾胃虚弱明显者加*参45克;脾胃虚寒者加干姜20克,良姜10克,脾胃郁热者加*连10克,防风10克,湿阻脾胃者加厚朴15克;大便干结者加火麻仁30克,桕子仁15克;大便溏薄者加生薏仁30克,煨葛根20克,如胃部痞满,呃逆,有水声者加大腹皮30克。

4.肝胃郁热,气逆于上型

症状:胃脘痞满,胸闷胁痛,胃脘灼痛,气上冲胸,口苦便秘,舌边红,苔薄*,脉弦。

治法:疏肝清热,降逆和胃

方药:化肝汤加减。

处方:丹皮,栀子,麦冬,*芩各10克,白芍15克,代赭石30克。

加减:呃逆吞酸,恶心欲吐者加*连,吴茱萸各10克;剑突下疼痛明显者加檀香6克,肠鸣者加泽泻30克;进甜食后腹胀者加太子参15克。

5.脾虚不适,升降失调型

症状:形体消瘦,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心下痞满,腹胀纳呆,脘腹隐痛,腹坠吞酸,嗳气呃逆,舌暗苔薄,脉细弱。

治法:健脾为主,兼调畅气机为辅,佐以化浊和络。

方药:枳术丸,六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化裁。

处方:炒白术60克,枳壳20克,柴胡,升麻,陈皮,半夏各10克,苏梗15克,砂仁9克,茯苓,当归各15克,*芪,*参各30克,甘草6克。方中重用白术达60克,是本方取效之关键,旨在补脾健胃;辅以*参,*芪,益气;当归,活血;升麻,柴胡以升清;枳壳,苏梗,陈皮,砂仁,半夏,茯苓以理气化湿降浊气;甘草和中调和诸药。

加减,失眠者加当归,鸡血藤,夜交藤各30克;左下腹刺痛者加延胡索30克,桃仁,红花各10克。

6.脾虚湿滞,清阳不升型

症状:胃脘疼痛,坠胀纳呆,腹胀便溏,舌淡胖,略带齿痕,口苦泛酸,脉弦细软。

治法:升阳通降。

方药:升阳益胃汤加减。

处方:*芪50克,茯苓30克,白术20克,升麻15克,柴胡12克,*参20克,枳壳15克。方中*参,白术,云苓,甘草,陈皮助阳气,强脾胃,消除因消化而产生的湿滞;*芪补肺气以固卫阳;柴胡,枳壳,升麻引胃气气归原位;大*荡涤肠胃推陈出新,调中化食;马钱子提高内脏丰滑肌紧张度且可止痛。

加减:纳差口淡无味者加藿香10克,焦三仙各15克,呕逆腹胀者加木香10克,厚朴15克,口苦泛酸者加*连10克,吴茱萸15克,大便溏者去大*加炮姜,薏仁30克。

7.脾胄阴虚型

症状:纳呆消瘦,皮肤干燥,脘痞不适,饥而不欲饮食,干呕呃逆,胃中灼热,口渴喜饮,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滋养脾胃之阴

方药:人参固本汤合甘露饮化裁。

处方:*参,沙参,石斛,二冬各30克,生白芍25克,芦根,乌梅,花粉各20克,知母15克,陈皮10克,枳壳24克,茵陈,枇杷叶各15克,方中沙参,石斛,二地,二冬,芦根,花粉分别滋养脾胃之阴;白芍敛阴和营;乌梅酸甘化阴;知母滋阴凊热,*参,枳壳补气提升;茵陈凊热祛湿;配枇杷叶抑上蒸湿热。诸药配合诸症自除。

加减:便干者适当加蜂蜜或*精20克,当归10克。

按语:本病因下垂而牵引压迫血管,致血流不畅而发生淤滞,药用在参、芪术的基础上加莪术20克,川芎10克,桃仁,红花各10克,生山楂15克,活血化淤,既调和气血又开胃进食。

附:单方验方

(1)将乌龟放在清水盆内,放人两滴香油,6小时后将龟装入已洗净的猪肚内,然后缝合切口,稍加盐煮熟,吃龟肉及猪肚,喝汤,可分2~3次吃完,日一次。

(2)银耳加冰糖文火煮熟,食银耳,喝汤,不拘次数。

(3)将红参切成小豆状大小,用温开水浸泡2~4小时,每日嚼食3~5粒,总量~克有效。

(4)升胃丸:人参30克,*芪克,炒枳壳60克,鸡内金40克,升麻60克,防风20克,炙甘草20克,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每次服9克,口服2次,温开水送服,本方具有益气补胃,升举清阳。适用于胃下垂属中气下陷所致者。症见脘腹胀满,隐隐作痛,体倦乏力,饮食乏味,或大便坠胀,消瘦等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5)消积升提汤:组方:柴胡,枳实,白术,陈皮各15克,*芪,*参各30克,升麻10克,焦三仙各30克,莱菔子30克,炙甘草6克。功能:消食化积,益气升提,本症多由饮食不节,食积内停,日久损伤脾胃,中气虚陷,或素体中气虚衰,饮食不化,积滞于内,久则损脾伤胃,从而导致中气下陷。

结语:

胃下垂一病,类似祖国医学胃脘痛,痞证,呕吐,泄泻等证。医者多以补中升陷法治之。本人认为本病病机虽为脾胃虚弱,中气虚陷,但由于其病程较长,临证常虚实夹杂,一症一方难以囊括。因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胃主受纳降浊,脾主运化升清。二者一升一降,相辅为用,为人体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当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势必导致脾胃功能失调,纳运失常,气机逆乱,从而产生一系列病变或病理产物,如阴阳气血亏虚,功能紊乱或伴见食积痰浊湿浊,气滞血淤等,故临证时当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对于患者本人,除接受药物治疗外还必须注意慎调情志和节制饮食,少食多餐,食后宜平卧30分钟至一小时,减轻饮食物对胃的负担,以便提高治疗效果。

姚大鹏,一九六零年生,号诗坛一怪,中国中医研究院进修班结业,四川大学成人教肓药学专业毕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气功师进修班结业,现中医药研究员,高级中医师,高级中药师,高级心理咨询师,高级针灸师,中诗论坛新诗研究版编辑,中国流派网诗歌论坛原创版编辑,世界生态诗刊

1
查看完整版本: 胃下垂胃缓的中医辨证治疗第四千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