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借鉴、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病因病机学》、《中医基础理论》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我常常觉得,作为一个中医人,传播中医文化是不可推卸的责任。
因为,如果不把中医更好地普及开来,只把它当做谋生赚钱的本事,中医的没落将不可避免。
所以,我每天笔走龙蛇,笔耕不辍,为的就是让更多人感受中医、信任中医。
现在,我给你说的这则配伍,是我早年从名家那里得到,不断运用于临床,取得些许验效的经验。
你来看一下吧。方见——
*参15克,陈皮10克,半夏10克,白术15克,柴胡10克,郁金10克,白芍10克,香橼10克,佛手10克,栀子10克,甘草6克。水煎服。
这配伍,为*中国医名师、辽沈杏林泰斗王师的验方。早年,我与王师有交,幸而对王师的一些治验心得有了一点了解。这配伍,出自王师的专著中,且得到王师的讲授。
现在,我给你谈谈,这背后的学问。
这配伍治什么呢?我跟你说,治的是功能性消化不良。
围绕这验方,还有一则医案,值得一说。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子,年58岁。什么毛病呢?西医诊断,就说是有功能性消化不良、轻度的浅表性胃炎,表现为反复的胃部饱胀不适,并且时不时伴随嗳气和反酸。
患者这个毛病已经持续5年了。她反复用过一些西药,无效。
就诊前一周,因为家庭琐事争吵,导致胃胀、反酸加重。刻诊,见患者上腹部饱胀,进食后明显,嗳气、反酸,善太息。舌质淡红,脉象弦滑,舌苔薄*。
王师给写了一张配伍,如前所说。
结果,患者用了14剂之后,诸证悉平,只是偶然有一点嗳气、脉弦,舌淡红,苔薄白。
这时候,王师对上方稍作改变,去掉栀子,增加香附和枳壳各10克。
这一次,再用14剂,症状完全消失。
这里头有什么学问呢?对此,我和王师对坐论道之时,曾经得到一些面授。我讲给你听。
其实啊,中医里头,根本没有所谓“功能性消化不良”这一说。但是对于此病所带来的“胃胀”症状,中医是十分看重的。这里头,病位虽然在胃,但是背后有两个重要因素在影响。一个是脾虚,一个是肝郁。
为什么这么说?你看,胃胀,说明胃气不降。胃气不降的原因之一,在于脾虚,脾气不升。脾升,才能有胃降。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说,凡有消化功能不良,导致胃胀、反酸、嗳气的,都要适当考虑是不是有脾虚的问题。
其次,肝主疏泄。肝气的条达与否,关系着胃气能不能顺利通降。所以肝郁气滞的时候,人就容易胃气不降,导致食欲不振、胃胀、反酸、嗳气等现象。上文患者最近一次发病,和生气有关系,可以作为佐证。
所以说,要想解决问题,就必须把三件事儿做好,就是疏肝、健脾、和胃。
你明白这些,就看到王师上方的精义了。其中,*参、陈皮、白术健脾益气。半夏降气和胃。柴胡、郁金、白芍、香橼、佛手疏肝理气,兼有和胃之能。有患者舌苔薄*,稍有热象,故而加栀子。后来,因为患者舌脉显示热邪已退,故而去掉栀子,用香附、枳壳增进行气消胀之能。
这就是来龙去脉。
说老实话,这配伍,对我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这么多年来,每当我看到舌红,苔薄*,脉弦滑,胃胀,反酸,嗳气,食欲不振之人,常常用上面的配伍作底子,稍事加减,随症应用,效果往往不错。因此,我对它印象深刻。
我把这个东西用文字解读出来,目的就是让大家明白一些道理,开一些眼界。有类似问题的朋友,不妨把文说收藏,日后在中医师辩证指导下,合理加减应用,说不定可以对缓解病情有益。我觉得,好东西不能自己留着,而是要努力传播给世人。就像当年王师与我论道时所说:“中医是经验医学。如果人人都把经验据为己有,带到棺材里去,不注意传承,那中医还怎么发展啊”?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
文君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