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潴留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吴鞠通医案十四
TUhjnbcbe - 2021/2/13 20:40:00

一、风淫

风淫末疾,两手发软,不能持物,脚亦有时而软,脉弦数,治以辛凉。软有痿痹之意,所以治太阴肺。因脉数所以用凉。

二、痰饮

治痰饮当尊金匱以温药和之。杏仁、薏仁、通草、滑石,有三仁汤之意。

小青龙治寒饮射肺,二陈治痰饮,枳橘姜汤、茯苓杏仁甘草汤、半夏汤都治饮。治饮一则以杏仁、桂枝开肺气,一则以淡渗治水湿,一则以温化。

痰饮病见渴为饮欲去。

鞠通善以半夏秫米汤和胃治不寐。前痹证,一寒湿为痹背痛不能转侧,昼夜不寐二十余日,即以桂枝、杏仁、薏仁、羌活、广皮、半夏、茯苓、防己、川椒、滑石令得寐。可见鞠通治不寐以和阴阳为核心,不以养心安神为主。

仲景以姜辛味为化饮止咳,但极容易忽视茯苓的作用,仲景用茯苓处更多。外台茯苓饮组方:茯苓、人参、白术、生姜、枳实、橘皮,四君子不见甘草,因甘生湿而缓。现代研究证实甘草大量使用可以导致水钠潴留,即留津液在体内,与治饮不合。

滑痰指栝楼之类。

内水招外风则以小青龙去麻辛,大概虑虚其表?

脉弦为饮。

痰饮法当恶水,反喜水者,饮在肺。既喜水,曷以知其为饮?以得水不行,心悸短气,喘满眩冒,咳嗽痰多,呕恶,诸饮证毕具也。既为饮证,何以反喜水?以水停心下,格拒心火,不得下通于肾,反来上烁华盖,又格拒肾中真水,不得上潮于喉,故溢干而喜水以救之也。辛以润之。用半夏、广皮、枳实、茯苓、杏仁、生姜。这一段鞠通将反燥论述极为详细,自此知饮证变化和治法。

金匱谓桂枝、干姜为热药,服之当遂渴,反不渴者饮也。

饮家眩冒,用白术泽泻汤法。或再加半夏、枳实,或加半夏、天麻。

悬饮者水在肝也,非下不可,但初次诊视,且用轻法。这是告诫莽撞的医生,看病要小心谨慎。有时看到的东西背好或有其他隐情,当稳妥为先。

有些痰饮是看不到饮邪的症状表现,但可以通过其他症状推断出来。比如咳逆,与饮无干,但却是饮邪导致。

年高体弱,下焦浊饮,中焦痰饮,当下而不能下,用香开一法,用沉香等。

鞠通是个执着的人。一春初不得寐,与半夏秫米汤,服至二十帖始得寐。这意味着但凡鞠通认定,则不达目的不罢休。

以前所谓鼻渊,多指鼻涕*臭重浊,与现在鼻涕清稀大不同,不可一见鼻渊而云胆热而重用清胆之药。

诸病必究眠食,得谷者昌。眠食皆为血气之本。食得谷气,眠得精气。气足则邪气弱而精血生。

鞠通说岂有六脉俱弦细而恣用熟地久服六味之理哉。意思是脉弦细主痰饮。

鞠通治痰饮,用小青龙去表药,加广皮、枳实以和其饮。广皮、枳实乃是外台茯苓饮法。所去表药为麻辛,留下桂枝。化饮固然需要桂,老中医王幸福认为桂枝不解表,桂枝汤解表在生姜,可一参。

弦脉为阴脉,最忌补阴,因为是阴邪。懂这一点不容易,今天看到这里才理解的。无怪乎鞠通说:一症必有一症之色脉,何医者盲无所知,不知伊一生所学何事,宁不愧死?

《经》谓单弦,饮澼也。

鞠通治饮邪之咳喜用桂枝、干姜。

脉结加杏仁六钱。当为肺气不朝百脉。

悬饮与痰饮不同,悬饮当用十枣汤或控涎丹;痰饮则小青龙、大青龙。悬饮多右胁痛,或为胸腔积液?

饮食难化,去苍术加广皮炭、炒神曲、益智仁、枳实。所加皆健运脾气。尤其益智一味,颇受鞠通欣赏。

天下无肺者无溺,肺寒溺短,热者溺亦短。无肺者指禽类?禽类需要强大的肺气,所以无溺?

从正月服药至十月,石膏将近百斤之多,虽无不见效,究未拔除病根,当十枣汤下之,虑其太峻,用妙应丸。临症大家当如此:有时治病需要长年累月。

鲁照

1
查看完整版本: 吴鞠通医案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