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润宇,崔红元,朱明炜,韦*民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医院肝胆外科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86岁,主因“反复上腹部胀痛半年,反酸、间断呕吐2月余”入院,超声和磁共振检查发现胆囊占位,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CT检查考虑胆囊癌,既往体检无特别合并疾病。术前多学科会诊认为患者手术指征明确,无禁忌证。
1.1 外科治疗经过
年8月5日全麻下手术,术中发现胆囊底部肿物直径约2cm,未穿透浆膜,肝脏及肝十二指肠未受累,十二指肠球降部交界处可及腔内肿物,直径约3cm,术中穿刺活检未见肿瘤细胞,但致十二指肠狭窄;根据术前计划,行胆囊切除、肝方叶切除、肝十二指肠淋巴结廓清、胃空肠吻合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病理:中-低分化胆囊腺癌。术后3天恢复饮食后出现腹胀和间断呕吐,不能正常进食,术后2周胃镜检查证实十二指肠球部狭窄,但未见黏膜病变,胃空肠吻合口通常畅,输出袢和输入袢未见异常;上消化道造影发现对比剂排空缓慢,部分对比剂经输入袢反流入胃腔,再进入十二指肠情况,诊断为胃排空障碍。
1.2 内镜治疗经过
术后4周行胃镜下幽门环扎术,主要步骤有:幽门环周黏膜下注水,环周黏膜烧灼毁损,将环扎圈送入胃内至幽门处,于幽门环周5处将环扎圈与胃窦黏膜夹闭固定(图1),收缩环扎圈将幽门闭合(图2)。手术过程顺利,术后1天进流食,3天进半固体饮食无不适,术后第4天出院。
图1、将环扎圈与胃窦黏膜夹闭固定
图2、收缩环扎圈闭合幽门
1.3 营养诊疗过程
入院后1天行营养风险筛查:体重指数23.92kg/m2,3个月内体重下降10kg(3分),拟接受胆囊癌根治手术(2分),年龄>70岁(1分);总评分6分,存在营养风险,需要营养支持。继而的营养评定包括:主观整体评定分级C级;肝肾功能正常;血脂和血糖正常;血浆白蛋白31g/L。鉴于患者存在重度营养不良,术前开始营养干预,给予口服营养补充(整蛋白型肠内营养粉剂每天kcal,餐间分次口服),加上补充肠外营养(每天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注射液ml、非蛋白质热量kcal,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输注,每天12~14h,连续7天)。术后2天少量饮水,3~5天开始口服肠内营养制剂(每天整蛋白型肠内营养粉剂kcal),因出现胃排空障碍停止,给予全肠外营养(每天脂肪1g/kg、葡萄糖3g/kg、氨基酸1.2g/kg,适量给予微量元素和维生素,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配制全合一,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输注,每天14~16h),连续30天,至恢复半固体饮食。出院后建议继续口服营养补充(每天整蛋白型肠内营养粉剂kcal,餐间分次口服)。
1.4 随诊
出院后3个月随访,无恶心呕吐等症状,进食和大便正常,磁共振检查未见肿瘤复发。体重59kg(较入院时增长约3kg),体重指数25.2kg/m2;血浆白蛋白35g/L;营养风险筛查评分2分;主观整体评定B级。
2 讨论
胃排空障碍是腹部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诱因与手术创伤程度、胃切除吻合方式、腹腔渗液或感染、过度炎性反应、电解质紊乱等相关。本例患者术前存在十二指肠不全梗阻,行胆囊癌根治和胃空肠吻合术后,由于十二指肠尚能通过少许食物,吻合通路形成胃肠循环,食物不进入空肠输出畔,导致患者胃排空障碍,既往的解决方案是行再次外科手术治疗,阻断胃幽门,但增加了患者创伤,影响医疗满意度。胃镜下幽门环扎术源于内镜治疗消化道缺损的方法,采用尼龙绳联合金属钛夹构成的类似荷包缝合的技术,用于闭合幽门在国内尚未见类似报道。本例患者成功通过该技术有效治疗了胃排空障碍,随诊3个月无复发。
“筛查、评定、干预”是规范化营养支持的关键步骤,本例患者营养风险筛查评分6分,存在营养风险;主观整体评定为C级,合并重度营养不良;按照国内外指南推荐意见,术前给予7天营养干预(口服营养补充和补充肠外营养),术后因胃排空障碍行全肠外营养,内镜治疗胃排空障碍成功后,恢复饮食和口服营养补充,并持续到出院后的家庭营养干预。对于本例的胃排空障碍,内镜治疗体现了微创、经济、效果好的特点,但围手术期规范化营养干预也是该患者康复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阿布力米提·居马,吐尔逊江·买提努尔,艾力江·吾斯满,等.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研究现状.中国医药.;11(4):-.DOI:10./cma.j.issn.-..04.
董芳芬,陈予真,许亮亮,等.内镜下消化道穿孔/缺损封闭技术的研究进展.微创医学.;10(5):-.DOI:10./j.issn...05.01
通信作者:朱明炜(zhum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