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潴留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针灸取穴
TUhjnbcbe - 2024/8/25 9:28:00
公益中国援助定点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zqbdf/180415/6169124.html
借鉴脏腑别通理论来深入剖析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成因,不仅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而且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种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精准地选取针灸的穴位,并灵活运用不同的手法来治疗这一疾病。糖尿病,一种以持续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反映了患者体内的代谢失衡。虽然现代医学对糖尿病的病因并没有完全阐明,但普遍认为它与遗传、环境、自身免疫等多重因素紧密相关。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糖尿病被归为消渴范畴,其病因多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累过度等因素有关,导致机体出现阴虚燥热、气阴两虚的病理状态。因此,治疗时多强调滋阴益气、降火为主。历代医家在解析糖尿病的病因病机时,多依赖于藏象学说。然而,笔者发现,脏腑别通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这一理论,首见于明代李梴的《医学入门》,它详细阐述了肺与膀胱、心与胆、肝与大肠、肾与三焦、脾与小肠、心包与胃之间的别通关系。这种别通关系,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脏腑之间的相互联系,还能为针灸治疗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在临床上,脏腑别通理论常被用来解释腧穴对疾病的治疗效应,尤其是经外奇穴在治疗某些特定疾病时的理论依据。笔者在实践中,也尝试运用这一理论来分析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症状关系,并在其指导下,以针灸为主要手段进行治疗,取得了显著的疗效。这不仅证明了脏腑别通理论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价值,也为针灸治疗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试论述如下。

1

肺与膀胱别通

肺,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掌管着一身之气的运行,与外部的皮毛紧密相连。当肺气宣发与肃降的功能出现失调时,膀胱的气化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出现失司的状况。这种失调不仅影响肺部的正常功能,使津液无法上承,导致身体上部出现气短、乏力、口干、口渴等症状,还会通过皮毛与外界的交互作用,使皮肤失去固护,容易感受外邪,进而引发体虚感冒。肺与膀胱之间,通过“气”的作用相互调控。肺气宣发肃降的失调,无疑会对膀胱的气化功能产生制约,导致膀胱的功能出现异常,表现为身体下部的多尿症状。这一观点与古代医家朱丹溪的“肺为上焦,膀胱为下焦,上焦闭则下焦塞”的理论相契合。在临床上,糖尿病患者的疲乏、气短、多饮、抵抗力差、易感冒与多尿等症状,常常同时出现。这些症状之间的关系,可以用肺与膀胱相互调控的理论来解释。因此,在治疗时,我们可以选择针刺肺经的列缺穴,以调节肺气,从而改善尿频、多尿等症状。这种“提壶揭盖”的治疗方法,与吴鞠通所说的“启上闸,化肺气,宣上即利下”的理念是一致的。此外,李梴在《医学入门》中还提到了消渴病之阴虚内热证的灸治方法,即灸小肠俞。这与传统认为热症不可灸的观点有所不同,但其所依据的理论是孙思邈的“凡灸有补泻,若补,火艾灭至肉;若泻,便扫除之,用口吹风主散”。这一理论阐明了热证用灸的机理,所选的膀胱经之小肠俞也符合脏腑别通的理论。虽然这一理论尚未经过笔者的实际验证,但笔者曾选择艾灸膀胱经的风门来益气固表、预防糖尿病患者感冒,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也是膀胱与肺相互调控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个典型案例。

2

胃与心包别通

胃,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主要负责收纳水谷,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而心包,作为臣使之官,有着代心受邪的职责。在临床上,我们常能观察到糖尿病患者因为过度饮食而损伤胃气,导致胃气上逆,进而冲扰心神,产生心慌、胸闷等症状,甚至可能诱发心绞痛、急性心梗等严重合并症。对于这类患者,鉴于心包在病变过程中可以代心受邪,且胃与心包之间有着相互通联的关系,我们在治疗时可以选择从胃入手。具体而言,针刺胃经的足三里穴,是一个极为有效的治疗方法。足三里穴,被誉为“长寿穴”,能够调和胃气,舒缓心慌、胸闷等症状。此外,我们还可以选择“董氏奇穴”中的通关、通山、通天三穴来治疗上述症状。这三穴是董景昌先生发现的治疗心系疾病的要穴,其位置恰好在胃经旁,这进一步验证了脏腑别通理论的正确性。它不仅可以指导我们发现奇穴,还可以解释奇穴的临床功用。对于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而言,恶心、呕吐是其常见的临床表现。针对这类患者,我们可以依据胃与心包别通的理论,从心包入手进行治疗。选择针刺心包经的内关穴,能够调和心包经的气血,从而缓解恶心、呕吐的症状。这种治疗方法,既符合中医的整体观念,又体现了中医的辨证论治精神。

3

心与胆别通

《灵枢·经别》中的记载“足少阳之正……循胸里属胆,散之肝上贯心”,为我们揭示了胆与心之间的紧密联系。这一论述,作为《内经》中有关“胆气通于心”的最早阐述,明确指出胆的经脉与心是直接相通的。在《灵枢·经脉》中,又进一步描述了胆病及心的发病情况:“胆足少阳之脉……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这说明,当胆出现问题时,心也会受到影响,表现出相应的症状。随着时间的推移,明代李梴在《医学入门》中明确提出:“心病怔忡,宜温胆为主,胆病战栗癫狂,宜补心为主。”这一观点,强调了心胆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治疗方法。随后,张景岳也提到:“胁痛之病,本属肝胆二经……凡以焦劳忧虑而致胁痛者,此心肺之所传也。”这进一步说明了,当心肺出现问题时,也会波及肝胆,产生胆病症状。在中医看来,心为君主之官,主神明;胆为中正之官,主决断。心与胆,一君一臣,相互依存,共同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当它们中的任何一个出现问题时,另一个也会受到影响,出现病理变化。因此,在治疗上,心病可以从胆入手,胆病也可以从心出发。现代医学研究也发现,糖尿病患者因长期血糖、血脂代谢异常,容易产生慢性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大血管病变和胆石症、胆囊炎。这两种疾病常常并存出现,表现为心慌、胸闷、右胁满闷不舒等症状。在治疗时,医生常常会选择针刺胆经之风市穴或心经之神门穴来缓解症状。对于血糖较高者,还可以尝试使用温胆汤、小柴胡汤来治疗心慌、胸闷;而使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则可以治疗糖尿病患者的胆囊病症。这些方法都是心胆别通理论在中医临床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中医和西医对于胆、心生理和病理的认识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地方,两者都认识到胆、心之间有着密切的生理、病理关系。这也证明了心胆相通理论在实际医学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4

肝与大肠相通

《灵枢·经脉》中精妙地阐述了肝病与二便通顺之间的紧密联系,指出肝病可导致飧泄、遗尿、癃闭等症状,突显了肝脏在调节人体生理功能中的关键作用。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长期血糖代谢障碍所引发的神经病变,尤其是当内脏自主神经受损时,所表现出的糖尿病胃轻瘫、糖尿病肠病及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病等症状,无疑验证了肝脏与二便通顺之间关系的深远影响。糖尿病肠病患者的症状多变,时而便秘,时而腹泻,或两者交替出现,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在西医的治疗方案中,虽然会采取控制原发病、修复神经损失以及对症治疗等措施,但仍显得捉襟见肘,效果不尽如人意。笔者在治疗此类患者时,除了遵循西医的治疗原则外,还引入了中医的智慧,选择了针刺四关穴这一独特疗法。四关穴,即双侧合谷穴和双侧太冲穴,这一组合最早可见于《针灸大成》。合谷穴作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能够调理气血,阳明经的多气多血特性在此得到充分体现。而太冲穴作为足厥阴肝经之输穴、原穴,其疏肝解郁、调畅气机的功效,对于调整全身气机、促进气血运行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当针刺四关穴时,合谷与太冲一气一血,一升一降,一刚一柔,一阴一阳,相互协调,相互影响,共同开启人体的开关,宣通窍道,调畅气机,活血通络。其中,调气的作用尤为重要,因为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通过调整肝脏的疏泄功能,可以促进肺金的宣发肃降,维护大肠传导糟粕的功能,从而实现二便的通顺。总之,针刺四关穴这一独特的中医疗法,不仅能够针对糖尿病肠病患者的症状进行有效治疗,更能在调整肝脏功能、恢复气机平衡方面发挥独特作用,为糖尿病患者带来福音。除此之外,对于那些常伴随糖尿病的不宁腿现象,我也采用了四关穴的治疗方式。不宁腿,顾名思义,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神经系统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下肢的多种痛苦感觉、腿部不自主的运动以及夜间症状加重等。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他们合并的不宁腿症状可能与他们所患的神经病变有关。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不宁腿患者腿部不自主运动的表现与风邪致病的特点极为相似,因此常将其归为“痉病”的范畴。在《内经》中有明确的论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这意味着,风邪引起的各种症状,如抽搐、眩晕等,都与肝脏的功能失调有关。因此,选择四关穴进行治疗,可以疏肝熄风,活血通络止痉。四关穴的选取,不仅符合中医理论,而且在实际应用中,也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综上所述,脏腑别通理论在传统的脏腑表里关系之外,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式。它拓宽了脏腑之间的联系,不仅帮助我们理解了疾病症状与症状之间的关系,还延伸了症与脏、脏与脏之间的联系。这为针灸治疗各种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也为验证经外奇穴的治疗效应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使得疾病的治疗方法得以丰富和完善,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的希望和选择。

1
查看完整版本: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针灸取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