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潴留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战疫最美逆行者我们不能只当勇士
TUhjnbcbe - 2024/2/17 17:23:00

“2月15日,我们这里一天就有37名患者出院!”

多日的辛勤努力,换来了战“疫”的成果,江苏医疗队医院医疗队队长孙立群非常高兴。

孙立群是南京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1月25日,大年初一,她就随第一批江苏援湖北医疗队,奔赴武汉医院。

疫情发生,她第一时间报名

早在国家组建援助武汉医疗队前,孙立群就有去湖北支援的想法。作为南医大二附院新冠肺炎专家组成员,疫情时刻牵动着她的心。春节前,医院表态,“如果有外援任务,我可以去。”

平时,孙立群就很少能享受假期。这么多年,家人也习惯了她这种状态。这次参加医疗队,她事先也没有跟家人商量。

孙立群相信,家人会理解。“作为一名*员,我理应冲在最前面;这时候,我们作为医务人员再退缩,谁来上?”

出征仪式上,孙立群作为医护工作者代表发言。她说,责任和使命在召唤!此时穿上白大褂,我们是医生,更是战士。到了武汉,“我们代表江苏,一定服从指挥,打好这一仗,保证完成任务,平安归来”。

1月25日,大年初一晚,江苏援湖北医疗队抵达武汉。孙立群作为江苏医疗队医院医疗队队长,立即带领队员投入紧张的救治工作,“充分发挥江苏医疗团队重症专业的知识、技术、经验优势,和武汉人民一起努力打赢这场防疫阻击战!”

遇到难题,她是“拼命三娘”

“给他们放了首例床旁即刻鼻空肠管,紧急情况下还DIY了一个接头……”2月13日下午4点多,孙立群还没吃午饭,想到当天在病房里的一系列操作,她有点“激动”。

当天,孙立群照例在病房查房,一位患者引起她的注意。这是一位58岁需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女性患者,因为胃潴留,反复尝试经鼻胃管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总是失败。当天胃肠减压毫升,这样一来,就无法经鼻胃管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了。孙立群当下决定放置鼻空肠营养管,医院医疗技术水平里的重点技术,也医院首例即刻到位的置管。此前,医院用的是球囊管,放到胃里,然后等着飘下去,一般3天左右才能到位,而该患者胃动力差,几乎不可能靠自身的胃动力飘下去。

“放心吧,我来做!”面对大家的犹疑,孙立群当场决定操作给大家看。

因为不方便用听诊器,孙立群靠着超声和既往经验操作,本来20分钟可以完成的操作,因为她边操作边给其它医护人员细致讲解,用了大约1小时。大家欣喜地见到了回抽的*色液体,床边腹位平片证实置管成功。而此时,她因为长时间的保持同一姿势,已经直不起腰了。

在武汉的每一天,孙立群都忙得像陀螺一般,一刻不得闲。医院对接等各项业务,她还坚持每天进重症病房查房,指挥抢救,亲自做一些床旁操作。队员们说,“孙立群就是一个‘拼命三娘’!”

为打胜仗,她手绘示范病房

出发前,孙立群就在心中树下一个目标,那就是“零感染,打胜仗”。

不同的区域怎样做到有效隔离?如何才能防止感染?还需要做什么才能最大程度保证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医院就琢磨起来了。

医生办公室、示教室、更衣间、电梯间……不同的草图,孙立群画了一张又一张,改了一遍又一遍。

每一个环节,孙立群都要实地察看、手画草图,再和“院感”专业人员核实探讨商榷。她计划从重症隔离病房整改开始,做成感控示范病房,再逐步推广到各个病区。通过做好流程的规范化、合理化、科学化,为救治病患,预防交叉感染,取得抗疫的胜利打好坚实基础。

为了实现零感染,孙立群当起了“设计师”,手绘草图,改建感控示范病房,医生办公室、病房、电梯间……

向病房运输物资的专用电梯,原本只有一道门简单的隔离。孙立群在电梯和病区之间,设计隔出了一个运输的缓冲区。所有物资,通过内门放在传送带上,再从外门取走。缓冲区有紫外线消*,两边人员不接触,有效地阻碍了病*的传播。

“我们不能只当勇士,还要当谋士。”孙立群说,有勇有谋,才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

2月11日,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决定,授予孙立群、王谦、贾凌、陶连珊、陈伟5位同志江苏“最美医护工作者”荣誉称号。(工人日报记者王伟通讯员陈艳萍)

1
查看完整版本: 战疫最美逆行者我们不能只当勇士